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杭州市气象台15日06时17分发布今天、明天晴到少云,午后局部阴有雷阵雨;后天晴到少云。今天偏南风3-4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38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7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7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70%。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白露过后, 要记得双足保暖 中医专家教您 做白露养生药膳
2018-09-08 09:29:12 杭州网

今天是白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此时节露水凝聚阴气而色白,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物候特征。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这时炎夏已逝,暑气渐消,天高气爽,云淡风轻。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药房主任杜静提醒,尽管天气逐渐凉下来,但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特别是早晚更添几分凉意,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此时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偶尔也可以爬爬山,做些动静结合的运动最好。

民间常说的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诀。杜静说,因为天气变凉,人体毛孔要闭合起来防着凉,如果过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开放,突然降温带来的寒气就容易透过毛孔伤人。因此,不建议过早添加衣物。

“但是,俗话说寒从脚起,秋冻不可冻脚。对于耐寒能力差的人在白露过后,要注意足部保暖。另外,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来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养生专家建议,从白露起,应注意补养肾气,可以坚持晚上泡脚。”他还建议,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至于饮食调养,杜静认为,秋来“阳消阴长”,人要在此时防燥护阴。秋燥袭来最伤肺,“燥邪伤人”“燥胜则干”,人可表现为口、唇、鼻、咽、舌一派“燥干”,大便秘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燥邪伤肺,轻则干咳少痰,痰黏难咳,重则痰中带血。因而防温燥非常重要。

“建议要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 C 也很有必要,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有哮喘、气管炎、咽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

他还推荐了以下三道药膳,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家一试。

沙参枸杞粥

原料 :沙参 15~20 克,枸杞 15~20 克,玫瑰花 3~5 克,粳米 100 克,冰糖适量。

制作 :沙参煎汁去渣,以药汁与枸杞、粳米同入砂锅,再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玫瑰花、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滋阴润燥,养血明目。

人参百合粥

原料 :人参 3 克,鲜百合 15~25 克,粳米 50克,冰糖适量。

制作 :人参研末,百合剥开,洗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益气滋阴,润肺安神。

南沙参煮蛋

原料 :南沙参 50 克,鸡蛋 2 个。

制作 :南沙参与鸡蛋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待蛋熟后,取出剥去壳,再放入药汤中稍煮即成,饮汤食蛋。

功效 :滋阴,降火,止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陈敏娜 通讯员 张弛    编辑:实习生 陈冰纯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友荐云推荐
·失业保险将可用于技能提升补贴
·今年国家司考大纲有四大变化
·2017年人贩子骗术又升级了!
·《秘密花园》有啥秘密?
·中国劳动者到底有多拼?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7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