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游玩
+今日生活首页
 
 
钮利刚:书写是一种修行
2018-03-29 16:06:04 杭州网

人物名片

钮利刚,字钝井,宁波象山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受业于金鉴才、来一石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理事,浙江中国画画协会员,浙江大学艺术系客座教师,杭州国画院副教授。作品被浙江美院,浙江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等单位收藏。2003年和2013个人在象山主办钮利刚书法篆刻回乡展,2011年个人在刘海粟美术馆办个展。曾出版《钮利刚书法篆刻集》《钮利刚书法展集》《钝井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钢笔书法之灵飞经》《游心独远》。书写:我们的经典系列丛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古文观止精选》《大学中庸》《般若波罗多心经》《唐诗宋词精选》《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钮利刚临魏晋小楷》《钮利刚临唐人小楷》等

午后的灵隐山中游人如织,不免有些喧嚣。而转过几个弯,穿过几片花木,走进永福寺里的一座小楼,那间“钝井斋”,却总是那么宁静。面对来访,钮利刚轻轻收起了正抄了一半的《金刚经》卷。

一种平和的痴迷

    大多数时间里,人们看到的钮利刚,总是穿着中装葛巾,手缠佛珠。一年中,钮利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待在寺院。住在永福寺,钮利刚的生活节奏既如僧人般清净有规律,又像大多数艺术家一样,是夜猫子。“我在寺院的生活起居,基本是凌晨4、5点睡觉,中午12点起床。起床以后,喝一会茶,就开始写字、学习,持续十几个小时,中间会有人送来斋饭”。

    钮利刚在2011年来到永福寺,一住就是八年。除了担任寺院的书法教习之外,抄经似乎成了他的“主业”,《心经》《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这些智者先贤的文字都曾在他的笔下流泻而出。女儿“钮小扣”出生那年,钮利刚用了三个月时间抄写整部《妙法莲华经》。

    此前,钮利刚比较好动,入寺抄经以来,却变得安静下来。他说:“我就像一个修行人那样的写书法、做学问,怀着敬畏之心抄写经书。只有这种状态的投入,才会得到真正心灵的东西。艺术到最后,正如同修行,艺术家的气息、气质,就在作品里反映出来。”

    在寺庙里待久了,钮利刚也丝毫不觉得乏味,除了与到访的书画家、诗人、僧人喝茶聊天以外,他的时光就在练字刻印中度过。“这么多年写下来,越来越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一个纯粹的书法爱好者”,这是一种平和的痴迷。

    一条书法的正脉

    虽然自称“变成了爱好者”,钮利刚实则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科班出身”的学生。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喜欢写字。父亲在绍兴出差时,带回几本现代人编写的常用五体字字帖,我就开始临摹。四年级以后,接触到一些书法理论,才知道学书须入古,学习古人字帖,就买了一整套《书法自学丛帖》。”这种痴迷持续到初中,一发而不可收。向往杭州和中国美术学院的钮利刚,贸然地写信给时任美院院长的肖峰,希望能进入书法系学习。肖峰院长居然写了回信,耐心地解释道:你现在年纪还小,要等到高中毕业后才能来。“我熬了三年,高中一毕业就到了杭州”。

    1993年,钮利刚结识了了著名书法家金鉴才先生,“没有在金老师身边的耳濡目染,我的进步就不会那么大。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徒授受,‘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与金老师也更像是父与子的关系。”金老师的严格要求、大量示范,给了钮利刚最直观的感受:“书法就是写给你看的,其余的东西,比如理论,只是铺垫”。对待学生,金老师也极有“古风”:“当年我还没有车,每次到老师的工作室,不管多晚,哪怕凌晨四点,他也会开车把我送回家。”金老师的真诚,也像笔法一样传授给了钮利刚。

    一卷内心的表达

    在书法上,钮利刚所追求的状态,是以“法”为圭臬,宁静、静穆,有庙堂之气。他说:“在抄经时,我写下去的每一个字,就像一尊尊佛像一样。当我翻开王羲之的法帖时,也是一样,我能感受到他,他书写的感觉,能够想象他的徐疾变化,他的节奏。把这些感受到的东西记在心里,然后慢慢把它表现出来。”

    此前的一年半时间里,钮利刚主要学习的对象是魏晋、唐小楷。除了数十遍的临摹以外,钮利刚还会把眼下正在学习的帖子复印出来,张贴在床头、枕边、四壁,全部贴满,“这也是为了感受”。一件学完,再换一件。就这样,钟繇、二王、虞世南、欧阳询等晋唐名家的小楷丰富了钮利刚的创作手段。其后,他创作了一批小楷,力图把每一张小楷有所区别:“这一张带有钟繇的味道,当时的小楷具有草书的摇曳姿态;这一张就像《玉版十三行》,清净爽朗;这一张有《东方朔画赞》的影子,比较厚重……”钮利刚说,这是他当下的一种状态和体会,希望通过这种法度的锤炼,达到比较自然的状态。

    我们起身时,钮利刚又铺开了那卷六七米长的《金刚经》手卷,笑着说:“我又要继续了。”

    佛像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成航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