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城市
+今日生活首页
 
 
让“数字遗产”真正实现可安放
2021-04-06 08:42:05 杭州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数字账号长期保存、转让和继承等问题,但“数字遗产”的属性复杂,在继承问题上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很多平台采用禁止性的“一刀切”办法……专家认为,应该改变目前“数字遗产”的“后事料理”缺乏法律依据的现状,充分考虑和尊重用户权益。

在数字化时代,各类数字账户等,已经深度嵌入人们生活。而相应的“数字遗产”也亟待重视起来。借助相关解释,所谓的数字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数字遗产是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快速成为个人数字档案中心的背景下出现的,包括个人网络相册、文件、信函和视频等形式。

应该认识到,数字账号涉及人格权、财产权等多方面权益。但须注意的是,尽管我国法律保护数据及网络虚拟财产,但目前仍缺少具体的法律规定来应对数字账号继承问题。而《民法典》继承编中也未明确数字账号的继承问题。对于此,笔者以为,相关部门当对此重视起来,可以通过制度性安排,让“数字遗产”的处置及继承有规可循。

诚如有专家表示,在对账号用户和涉及的第三人隐私权保护的前提下,为数字账号制定合理的继承路径与基本程序,以具体法规的形式确定服务提供商的相关义务。而这就值得尝试。毕竟,“游戏规则”越完备,越有助于用户的权益保障。比如,在用户注册时要求用户明确账号是否可继承,如此赋予用户选择权就值得尝试。

同时,用户的一些建议也值得尝试。比如,可探索建立“数字公墓”,由国家或专门的公益组织出面,建立保管逝者数字账号的数据库,将网络凭吊、纪念与保存“数字遗产”结合起来。这同样值得重视起来。建立“数字公墓”既体现了对用户权益的尊重,而且也可以借此为亲朋凭吊逝去者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此外,互联网也当积极作为。比如,以极大的社会责任心,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数字遗体”保护和“数字遗产”转移。详细规划数字遗产继承的规则,明确继承人继承数字遗产的流程,如同前述,在用户注册时要求用户明确账号是否可继承。而平台在处理数字遗产时应履行好通知的义务、披露的义务、协助的义务以及保密的业务。

诚如媒体指出,唯有合适安放“数字遗产”、合法合情合理处置数字账号,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才能在虚拟世界得到更好升华和弘扬。总而言之,对“数字遗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尤其是,立法机关在修改相关法律时,要把数字遗产的问题考虑进去,通过完备的法律规范,让“数字遗产”真正实现可安放。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玉龙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