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秋老虎”势头正猛,掌握这些妙招轻松“打虎”
发布时间:2024-08-24 08:16:52

今天是出伏第一天,长达40天的“三伏天”正式画上句号。虽然高温酷暑天将落下帷幕,气温逐渐开始回落,但“秋老虎”的势头还是不容小觑。

昼夜温差大,偶尔阵雨来袭,阴晴不定的天气非常容易生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夏秋交替之际如何养生,安然度过?一起来听听浙江省中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陈瑞琳的建议。

空调房一出一进,嗓子哑了

暑热“余温”留存,勿要贪凉

“医生,我早上醒来就发现自己的嗓子全哑了,甚至还咳出了血丝。”30岁的葛女士(化名)来到陈瑞琳的门诊,诉说自己的病症。

原来,葛女士是一名销售人员,前几天大中午跑出去谈业务,回来之后还没等汗收尽就急急忙忙跑进了空调房,结果马上就出现了鼻塞喷嚏、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虽然自服了一些药物,但未重视,结果第二天病症加重。

经过诊治,陈瑞琳考虑葛女士是非常典型的“秋燥伤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为她开了中药口服,同时耐心告知她生活起居中的注意事项。一周后,葛女士来复诊,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陈瑞琳叮嘱她仍需注意保养自己的咽喉部,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进一步改善症状。

陈瑞琳介绍,“燥”是属于自然界中的一种正常的气候,但是当这种气候太过就会成为一种邪气。“秋季五行属金,在气候上与‘燥’对应,在五脏上与‘肺’对应。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肺系症状为主的疾病,常见的有咽喉肿痛、干咳少痰、流鼻血、鼻干唇燥或者咳痰带有血丝等症状。所以,即使现在还存有夏季的‘余温’,大家还是勿要贪凉,护养好肺部。”

季节交替气候不定

慢性疾病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秋老虎”是指立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现象,一般发生在每年公历8月底至9月之间。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气温较高且可能伴有干燥的天气,暑热不减,昼夜温差变大、波动频繁,因此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还要注意保护好脖子、后背、脚踝等血管丰富的地方,防止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陈瑞琳表示,季节交替之际,除了老年群体需要格外注意,患有以下慢性疾病的患者也要做好自我管理。

·易感冒人群

“秋老虎”时期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引起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因此,大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感冒。

·心脑血管患者

暑气未消,气温波动较大,多变的天气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切不可大意,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晕厥、黑蒙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中医认为,肺喜润而恶燥,肺为娇脏,病邪从口鼻侵入,最容易也最直接损伤到肺脏。因此,除了日常生活调适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还要关注自身咳嗽、气喘、咽痛、鼻塞等症状,及时处理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夏秋之交,气温依旧较高,人体的消化功能会下降,脾胃的抗病能力也会减弱,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得胃痛、腹痛、腹泻等疾病。因此,既往有胃病的患者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膳食合理、少食多餐、戒烟戒酒、忌食生冷,以增强胃肠的适应能力。

日常做好这几点

轻松应对“秋老虎”

暑将尽、热未止,如何应对“猛虎下山”?陈瑞琳建议,这些“吃穿住行”要关注。

·饮食要“滋润”

“秋老虎”时期,天气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除了要多喝水外,可以喝一些清火润燥的茶饮,如金银花、菊花等。在吃方面也要吃得“润”一点,多吃时令的蔬菜瓜果,预防秋燥。不要吃冰凉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增加肠胃负担。

·锻炼要有度

适度锻炼是有益的,但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会增加身体负担,容易引发中暑、脱水等问题,最好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锻炼。同时,在进行体力劳动时,也要注意适时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环境要适宜

及时打开窗户进行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如果室内开空调制冷,也要注意温度适宜,备好薄毛毯或外套,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身体无法及时调节。

·穿衣要及时

“秋老虎”期间,气温总体仍偏高,紫外线的辐射较强,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出门时需要使用合适的防晒物品,避免受到紫外线伤害。如果是早晚出门,要添一件长袖薄外套,做到及时穿脱。

·睡眠要保证

“秋老虎”过后,大家往往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常说的“秋乏”。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确保早睡早起,有助于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的更换,更有利于肺气的生发。

·心理健康

“秋老虎”期间,人们的心理状态容易受到飘忽不定的天气影响,出现情绪波动、烦躁、易怒。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烦躁,适当进行休息和放松活动、与朋友交流等,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心理状态,缓解情绪压力。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陈岩明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