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职场
那些开过“盲盒岗位”的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4-09-19 09:12:42


张宇(化名)感觉自己开了个人生中最大的盲盒。

盲盒的外表,精致而神秘:“加入我们,你将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新媒体运营技巧”“薪资面议,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拆开盲盒,张宇却发现,这哪是“开盲盒”,简直是“开玩笑”。入职后,张宇被分配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每天的工作琐碎且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联,更难以接受的是,实际薪资也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最终,张宇选择离职。

“盲盒岗位”,一个近年来频频被求职者提起的新词。最近,因为一家杭州上市公司的招聘公告,“盲盒岗位”又上了热搜。

作为一种新的招聘模式,“盲盒岗位”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那些拆开“盲盒岗位”的年轻人,又经历了什么?

求职市场屡现“盲盒”

“盲盒岗位”,就是企业在招聘时,不具体说明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内容甚至薪资范围,而是让求职者像开盲盒一样,入职后逐步揭晓自己的职业“真面目”。

9月10日,杭州一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届校园招聘公告,在招聘岗位中出现了一个“盲盒岗位”——岗位的工作职责、任职要求均显示为“1”。一天后,企业撤下该招聘信息,并发声明解释。

这并不是这家公司第一次这么操作了。有网友发现,该公司在2023年秋招时也设置了类似岗位,名为“什么都有的岗位盲盒”。根据介绍,该岗位与其他两个志愿岗位独立,不影响投其他岗位,默认为第三志愿岗位;会优先处理求职者投递的前两个岗位,如均没有通过,会启用盲盒岗位,根据求职者情况,将其调剂到相应合适岗位;如第一次调剂失败,将根据求职者意愿和剩余岗位继续调剂。

事实上,招聘“盲盒岗位”的现象并不是个例。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22年就有公司招聘“盲盒岗位”,而今年以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重庆等地,都有公司曾发出相关的招聘信息,涉及建筑、教育、科技等多个行业。

求职市场屡现“盲盒”

为什么会出现“盲盒岗位”?

在企业眼里,这是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快速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同时,通过设置“盲盒”,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和风险。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表示,“盲盒岗位”的兴起,反映了当前就业市场的新变化。一方面,随着Z世代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员工工作的灵活性越来越强,求职者对于新奇、有趣的招聘模式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不断变革,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岗位描述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然而,也有企业承认,“盲盒岗位”确实存在问题和挑战。比如,由于岗位描述不清晰,可能导致求职者对岗位产生误解或期望过高;同时,由于“盲盒岗位”的灵活性较高,也可能导致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降低。

彩蛋还是踩坑

那些开了“盲盒岗位”的求职者,入职后,又经历了什么?

半年前,李女士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发布的“技术盲盒岗位”。岗位介绍中,公司承诺为员工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和丰富的项目经验,但对于具体的技术方向和项目内容只字未提。

李女士觉得,“盲盒岗位”这种新的招聘模式,或许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充满了好奇的她,选择去试试。

没想到,入职后,李女士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技术领域,而且项目难度极高,完全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尽管李女士努力适应和学习,但最终还是因为无法胜任而被迫离职。

“盲盒岗位”是彩蛋还是踩坑?

“盲盒岗位”坑的,未必是初入职场的新兵。

杭州的王先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想着更上一层楼的他,被一家科技型初创企业的“高管盲盒岗位”吸引。这家公司以高薪和快速晋升诱饵,承诺将根据王先生的能力和表现,为其打造高管职位。

然而,入职后,他才发现,公司所谓的“高管盲盒岗位”并没有真正的企业高层的决策权,更让他失望的是,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员工流失率也很高。王先生觉得,自己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发挥才能:“我当时被高薪和快速晋升的承诺所迷惑,忽视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冲动了。”

据了解,上述推出“盲盒岗位”的杭州上市公司,在2023年的“盲盒招聘”时,确实招到了一些应届生,最终有些人走了,但也有人留下来。谈到推出“盲盒岗位”的初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有现实难题:“我们公司从事的是网络安全行业,岗位选择众多,在校园招聘中不可能展示全部岗位,这种方式也是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适配的机会。”

这个盲盒怎么拆

随着“盲盒岗位”日渐兴起,由此引发的劳动纠纷也开始出现。

杭州市钱塘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浙江勤捷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波表示,在日常劳动仲裁中就见过相似案例,而且多数企业的目的是制造噱头、吸引眼球,此外也有一些大企业用此方式来招聘管培生。

管培生,是一些企业培养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人才培养项目。通常是招聘应届毕业生,安排他们在公司不同部门轮岗学习,了解公司运作流程后,再根据其个人专长安排工作。“管培生”换了“盲盒岗位”的名字后,立马变“潮”了。

但高波也指出,管培生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将新人培养成管理人才,因此管培生的门槛其实比“盲盒岗位”高得多,比如学历,一般都要求是重点院校。而“盲盒岗位”对于各种硬性指标规定并不严格,很有可能被企业安排到一些不太有人愿意去的岗位。此前就有应聘者反映,“盲盒”开出了保洁和司机的岗位。

更重要的是,应聘“盲盒岗位”后,求职者要面临的,远不只是工作不匹配这样的困境。因为入职时岗位约定不明,一旦遭遇劳动纠纷,求职者将面临较大的维权困境。

在社交媒体上“盲盒岗位”引起网友热议

如何避免踩了“盲盒岗位”的坑?

首先,要有定力。

姚凯表示,求职者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职业发展的基石,它能够帮助求职者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计划。”姚凯说,“求职者应在职业生涯中逐渐形成明确的职业规划,才能在职场中稳步前行,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高波也提醒,如果在应聘时遇到“盲盒岗位”,应聘者应当保持理性,不要被“盲盒”的噱头所迷惑。在投递简历前,尽量通过多渠道了解公司的背景、文化及岗位的真实情况。

其次,要懂得保护自己。

高波表示,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求企业明确岗位的具体职责、薪资待遇、晋升路径等关键信息,且在劳动合同中加以体现。如果企业始终含糊其辞,应聘者应谨慎考虑是否继续应聘。

一般情况下,“盲盒岗位”只是一些公司招聘时噱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是会明确劳动岗位,或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为“轮岗”。但如果应聘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岗位仍不明确,或者入职后发现岗位与预期严重不符,应聘者应与公司进行沟通,尝试协商解决。

据了解,《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如果沟通无果,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提出变更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同时,如果企业存在欺诈行为,如故意隐瞒岗位真实情况,应聘者还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企业的责任。”高波说,“但需要注意的是,维权过程中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面试记录、入职通知、工作邮件等,以便证明自己的主张。”

来源:潮新闻   作者:执笔 谭晓锋   编辑: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