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以来,随着气温逐渐攀升,江南水乡的蟹农们迎来了今年第一波丰收——“六月黄”悄然上市,为食客们的餐桌增添了一抹金黄鲜香的诱惑。作为大闸蟹的“少年版”,“六月黄”虽未完全成熟,却因其独特的鲜嫩口感,成为夏日里不可错过的时令美味。
日前记者走进凤起农贸市场,沿水产摊一路向前,有一家做大闸蟹生意的摊子,摊子上面摆有两袋“六月黄”,在袋子里面的螃蟹灵活地舞动着蟹爪,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螃蟹个头虽不及秋日的大闸蟹肥硕,但正因为尚未完全成熟,此时的 “六月黄”壳薄肉嫩,蟹黄尚未完全凝固,呈现出流脂般的细腻口感,深得吃货们的喜爱。摊主告诉记者,根据单只的重量和品质,分了两档的价格,最贵的是95元/斤的,稍微次点的价格也要85元/斤。
“现在‘六月黄’刚刚上市,价格还比较高,到六月中旬,正是吃‘六月黄’最好的时候,再晚些蟹黄就会变硬,口感就没这么鲜了。”摊主向记者介绍。由于“六月黄”的上市期较短,通常只有一个月左右,不少老饕早已闻风而动,早早预订,生怕错过这一年一度的鲜味。
对于江南地区的人来说,“六月黄”的吃法颇有讲究。最经典的莫过于“面拖蟹”——将螃蟹对半切开,裹上薄薄的面糊,先煎后焖,再加入毛豆、姜片和酱油,让蟹黄的鲜味充分融入汤汁中。成菜后,金黄的蟹块浸润在浓稠的酱汁里,轻轻一嘬,蟹黄混合着汤汁在口中化开,鲜香四溢,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传统做法,年轻人更青睐创新口味。香辣炒蟹、蟹黄豆腐、醉蟹等做法也备受欢迎。在杭州,醉蟹成为夏日下酒菜的绝佳选择,用花雕酒、酱油和香料腌制后的“六月黄”,酒香浓郁,蟹肉滑嫩,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要想品尝到最地道的“六月黄”,行家们建议还是清蒸为佳。只需将蟹洗净,肚皮朝上放入蒸锅,撒上几片姜,大火蒸10分钟左右即可。揭开蟹盖的瞬间,金灿灿的蟹黄如流沙般缓缓流出,蘸一点姜醋汁,鲜甜中带着微微的酸辣,堪称最极致的享受。
尽管“六月黄”美味诱人,但挑选时仍需注意技巧。记者咨询了资深吃货们,总结出几个小窍门:一是看蟹壳,壳色青中带黄、腹部微微凸起的通常蟹黄更饱满;二是掂重量,同样大小的蟹,越沉手的肉质越厚实;三是观活力,蟹爪有力、反应敏捷的更新鲜。此外,由于“六月黄”壳薄肉嫩,运输和储存时需格外小心,最好现买现吃,冷藏不宜超过两天,否则鲜味大打折扣。
吃“六月黄”,吃的不仅是鲜味,更是一种时令的仪式感——错过了,就得再等一年。这个六月,不妨走进市场,挑几只活蹦乱跳的“六月黄”,或清蒸,或爆炒,让舌尖率先感受那一抹金黄流脂的鲜美,下面记者给大家整理了一道六月黄炒毛豆的做法,快学做起来,开启属于夏日的蟹味狂欢吧。
【六月黄炒毛豆】
食材:六月黄、黄酒、料酒、生姜、小葱、适量面粉、生抽、老抽、糖、盐、蒜、毛豆
做法:
1、将螃蟹和毛豆洗净,蒜切成蒜泥备用。
2、将螃蟹放入锅内,加冷水、生姜煮至蟹壳略微变色,其间加入黄酒。
3、取下螃蟹肚子上的小盖子,用利刀将螃蟹对半剖开。取适量面粉,加水搅拌成略稠的面糊。
4、锅内放少量油,加热至七成,将切面涂了面糊的螃蟹放入锅内煎片刻,至面糊呈金黄色取出。
5、热锅,下毛豆快炒,放入煎好的螃蟹,依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不用再加鸡精,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少量糖和蒜泥,最后将剩余的面糊倒入锅内,翻炒,加葱段就可以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