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第一缕暑气爬上灶台,厨房里那株散发独特香气的植物又成了主角——它是紫苏,既是让菜肴秒变惊艳的“调味精灵”,更是传承千年的“天然药膳”。夏日餐桌上的“香氛灵药”,如何再化身健康守护者?夏日里又能带来怎样的清凉慰藉?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吴山国医馆副主任中医师卫海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卫海英介绍,首先食用紫苏前需要先辨品种以确保安全,购买或采摘时,需认准常见的紫苏或绿苏品种。若叶片形态奇特,如出现严重皱褶类似鸡冠的情况,为确保安全,应避免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紫苏全身是宝,叶、梗、籽均可入药。它性温辛散,能缓解风寒感冒初起时的恶寒、鼻塞、头痛等症状;其芳香之气可醒脾,改善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烹饪螃蟹、鱼虾等海鲜时加入紫苏叶,既能去腥增香,又能中和海鲜的寒性,预防腹痛、腹泻及过敏反应;紫苏梗是中医常用的安胎理气药,可缓解妊娠期气机不畅导致的胸闷、呕吐、胎动不安(需遵医嘱)。
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富含挥发油(紫苏醛、柠檬烯等)、迷迭香酸、黄酮类物质及α-亚麻酸(苏子油中),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过敏、调节血脂、保护神经等潜在健康益处。
炎炎夏日,紫苏是制作清凉药膳饮品和菜肴的绝佳选择,以下为大家介绍几款经典搭配:
空调房必备——紫苏姜枣茶
材料:新鲜紫苏叶5-10片、生姜3-5片(带皮)、红枣5-8颗(去核掰开)、红糖适量、清水800毫升。
做法:1.紫苏叶、生姜、红枣洗净,生姜可轻拍裂开,以便更好地出味。2.将所有材料(除红糖外)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10-15分钟。3.加入红糖煮至溶化,关火后滤出茶汤,温热饮用。
益处:能够温中散寒、健脾暖胃、补气养血,特别适合夏日因过度贪凉(如猛吹空调、过量饮用冷饮)导致胃脘不适、隐隐作痛或轻微受寒的人群。
湿闷天的“下饭神器”——紫苏烧鸭腿(药膳)
材料:鸭腿两只、新鲜紫苏叶一大把(约30-40克)、生姜数片、葱段适量、料酒两勺、生抽两勺、老抽半勺、冰糖一小块、盐少许、食用油适量。
做法:1.鸭腿洗净斩块,焯水(加姜片、料酒)去腥后捞出沥干。2.热锅凉油,下姜片、葱段爆香,放入鸭块煸炒至表皮微黄出油,烹入料酒、生抽、老抽,翻炒均匀上色。3.加入足量热水(没过鸭块),放入冰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30-40分钟,至鸭肉软烂。此时放入洗净的大部分紫苏叶,继续焖煮5-10分钟,让紫苏的香气充分融入汤汁和鸭肉中。4.开大火略微收汁,出锅前撒入剩余的新鲜紫苏叶翻匀即可。
益处:紫苏行气解腻、化湿和中,鸭肉性凉滋阴利水,生姜温中散寒。此膳健脾开胃、滋阴利水、消食化滞,尤其适合夏季湿困脾胃、食欲欠佳、体内微有虚热者。
紫苏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专家提醒,紫苏辛温发散,过量食用可能耗气伤阴。常自汗、怕风、易疲劳或有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的气虚、表虚及阴虚内热者需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