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杭州市气象台15日06时17分发布今天、明天晴到少云,午后局部阴有雷阵雨;后天晴到少云。今天偏南风3-4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38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7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7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70%。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有人吃到胃出血 春笋虽鲜 这4类人群要慎吃哦
2020-04-09 12:19:20 杭州网


春回大地,万物生发,新鲜的春笋大量上市。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里,挖笋已成为一大波小伙伴清明假期必打卡项目之一。然而,春笋虽好,但近日却有很多人倒在了这道美味前。

“油焖春笋”是一道特色传统风味菜肴,32岁的张先生(化名)颇为喜欢,每年春笋上市时他总会“大快朵颐”一番。去年,张先生因饮酒患上慢性胃炎,妻子平时在饮食方面对他管得很严。今年春笋上市,深知丈夫“心头好”的妻子架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连续两天做了“油焖春笋”这道菜。吃完第二顿春笋后,张先生发现胃很难受,一直反酸打饱嗝。次日,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连解出的大便都变成了黑色,且带有浓重的血腥味。张先生慌了神着急赶到区三医院,胃镜诊断为胃出血。“想着平时克制得很好,吃两顿应该没什么问题,谁知道竟会这么严重。”张先生有些懊悔地说。

区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孔叶英介绍说,春笋营养丰富,且低脂肪、低糖,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一直以来很受人们喜爱,适量吃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对于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问题,尤其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人则不宜吃,因为笋中含有大量纤维素,是导致胃黏膜损伤的重要原因,会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消化系统疾病。自3月中旬以来,消化内科门诊量不断攀升,其中不乏因食笋导致胃病的患者,轻则嗳气、胃胀、胃痛,重则胃出血、胃穿孔。

那么除上述类型患者外,还有哪些人群也不宜吃笋?

孔叶英说,有4类人食笋可要引起注意了:年老体弱和消化功能不全的人。年老体弱以及消化功能不全的人,由于消化能力差,消化不了富含大量粗纤维的笋,会对胃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服用阿司匹林等会对胃黏膜产生损伤的药物的人。服用药物,本身胃就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如果再吃笋,无疑会让胃受到更多的损伤;肝病患者。肝病患者吃笋,会导致肝病病情加重;尿、肾、胆结石患者。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而草酸与钙结合会形成草酸钙,草酸钙沉淀,会加重结石病情;容易过敏的人。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食用过多易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皮炎等。对于容易产生摄入性过敏的人来说,食用春笋还易引起荨麻疹。

此外,孔叶英还建议健康人群吃笋量也不宜过多、过频,尤其是老人、儿童要少吃。不要空腹吃,在吃前吃几口饭或喝口汤能有效降低笋对胃黏膜的刺激,吃完笋后不要马上吃生冷的食物,避免诱发肠胃不适。对于脾胃虚寒又馋笋的人,建议做油焖笋或用锡纸包住放入烤箱烤熟,以去掉部分寒性。烹饪时,适当延长时间,尽量把笋煮透煮烂。吃笋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食用后一旦出现腹胀,应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记者 项亚琼 通讯员 徐晓青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那些为杯子疯狂的人啊 你们脑子里在想什么
·失业保险将可用于技能提升补贴
·今年国家司考大纲有四大变化
·2017年人贩子骗术又升级了!
·《秘密花园》有啥秘密?

萧山临浦 俨然一幅...

杭州名厨胡亮因病去...

杭州地铁16号线即...

杭州“城市大脑”不...

西湖乌龟潭晚樱盛放...

春光明媚 沿江拾绿...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