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杭州市气象台15日06时17分发布今天、明天晴到少云,午后局部阴有雷阵雨;后天晴到少云。今天偏南风3-4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38度,明天白天最高气温37度,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7度,今天平均相对湿度70%。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吃菱角正当时,菱角怎么吃?菱角怎么剥壳?
2020-07-29 08:30:38 杭州网

image.png

天气这么热,吃点啥应季的清爽小菜开开胃?

每年这个季节,荷花开得正旺,菜场里的莲藕上市。新藕白白嫩嫩,没有老藕的黄褐肤色,吃起来也很爽脆。

西湖里的藕是不能吃的,主要是以开花为主的花藕。菜场里的藕,大部分都是余杭本地藕,去菜场里买藕,摊主一般会精确到哪一节,然后帮你削头去尾。

问题来了,吃藕,要怎么吃才香呢?糖醋藕片、糯米藕、油炸藕饼等,花样蛮多的。

在我看来,现在这个季节的藕,糖醋藕片是最佳选择,开胃又爽口。至于糯米藕,最好等到8月下旬,到时藕里的淀粉会越来越多,口感会变糯一点。

菜场开始卖菱角了

另一个时令菜,是菱角。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次想到这句诗,我脑子里对应的就是菱。现在杭州到了又有莲又有菱的季节,昨天早上去菜场溜达,就看到有摊位在卖嫩菱。

一问价格,原装的10元一斤,剥好的20元一斤。我犹豫了一下,还是选了剥好的。一大袋,倒担19.2元,摊主说是倒担,把两毛钱零头抹去了。我顺便问老菱啥时候有,回答说还早着呢。

为什么我要出贵一倍的价格买剥好的菱呢?因为剥菱太痛苦了,剥到指甲发黑、发疼,而且啊,“剥剥一夜头,吃吃一口头”。

其实,前两年我在网上买了个剥菱神器。蛮好使的,指甲也保全了,如果像我这么懒,可以试试。用的时候,先把菱角背上那最软一撮去掉,把像鹤嘴锄尖尖的一头对准这个薄弱部分,用力扎下去,然后平的那一头紧贴住菱平滑的一面当作支撑点,手上用一点劲,就可以把坚硬的菱皮撕开一个口子。

这个讲究熟能生巧,一开始难免会撕不开口子,或者是用力过猛把果肉撅折了,但只要多试几次,就可以剥出完整的菱肉了。一袋剥完,虽然手掌肌肉酸痛难免,但指甲没有一点问题。

专业大厨教你做菱角

剥好的菱买回来,我是懒人懒烧法。起个油锅,菱倒下去,加点水,翻炒熟了起锅就是。

这个做法,完全就靠菱本身的品质取胜。菱若清甜,吃起来就和水果一样爽口。若不清甜,那就是在嚼淀粉。

当我得意扬扬地秀这盘清炒嫩菱的时候,朋友圈里的高星级酒店PR和大厨难得一致地对我进行了鄙视:“呐,这个菱啊,是我们江南的好食材,你一个杭州人,好好学习一下,完全可以当一个请客的看家菜的嘛。”

第一个发来教程的是杭州君悦酒店湖滨28中餐厅的大厨。他家用菱做的菜叫湖畔小炒。

原料:菱角、马蹄、莲子、藕片。采用当季最新鲜的时令鲜蔬,以清炒为主,体现其最本质的口感,清清爽爽。配上精美的荷叶盘子,如置身湖中。

第二个发来教程的是杭州远洋凯宾斯基酒店紫宸中餐厅的大厨。他家巧得很,今年夏天新推了好几道以菱为主的菜:

鲜嫩菱排骨煲:猪肋排切一寸大小,过水,煮熟;加入新鲜嫩菱,三四粒油炸过的蒜头,加入高汤,与排骨一起煮;煮沸之后,加入姜片、葱段,最后撒入调味料。

这道菜的特色是,半汤半水,嫩菱去湿,排骨酥软,老少咸宜。

清凉鲜莲河虾仁:河虾仁挂浆,加入盐腌制半小时。嫩菱、苦瓜切块。在锅中倒入适量油,温热之后将腌制好的虾仁过油。莲子、苦瓜、嫩菱过水,将食材入锅一同翻炒,加入调味料,勾芡,出锅即可。

这道菜的特色是:清凉可口,开胃解暑。

菱角怎么选也有讲究

再说回我那盘清炒嫩菱,大厨摇完头后,顺便告诉了我怎么选菱。

菱角菜最好选择不是太嫩的菱角,要不然没有软糯的口感,也不会有回甘的感觉。最好不要选表皮浅青色或者绿色的菱角,选深色的会好一些。

我还以为颜色越浅菱越好!怪不得我嚼了一中午淀粉。没啥好说的,明天再去买过。各位亲们学会了吗?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钱卓君 摄影 钱卓君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