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展览
+今日生活首页
 
 
周末去浙博武林馆看古代“3D立体成像技术”展
2020-11-14 09:09:09 杭州网

都市快报 在西湖文化广场上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里,正在进行一场“金相椎痕——金石学发展与青铜器传拓(全形拓)精品展”,展览名字很长,读起来也有些拗口。但一位西泠印社的专家老师在朋友圈里说,这是一个“无论你看得懂还是看不懂,都一定要去看的展”。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是可以列入“有生之年”必看系列的。

全形拓,堪称原始版本的“3D立体成像技术”,这门已经近乎失传的绝技到底是什么?

全形拓有点像现在的3D立体成像技术

先来看看这个展览介绍,展览分“青铜器全形拓菁华”与“金石学传拓推广”两大板块,下设“青铜器全形拓旧拓”“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新拓”“他类金石器物旧拓”“平面拓旧拓”“当代新拓”五个子板块分别展开。展出作品共计164件(组),时间跨度从商代晚期至当代。

展品来自于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义乌市博物馆等众多机构。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什么叫全形拓?

拓,就是用纸紧紧覆盖在器物的文字、纹饰上面,然后用墨印出痕迹,又称为“传拓”。而“全形拓”是传拓中难度最高的一种,有点像现在的“3D立体成像”技术,它要求拓技者具备熟练的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把整个器物的全形原貌,转移到平面拓纸上。这门绝技,到今天也几乎失传了。

全形拓主要兴起于清道光年间。因为金石学在清代中后期发展到了顶峰,当时最有学问的人,都在研究青铜器。由于当时照相技术还未普及,不是人人都能见到青铜器的,青铜器全形拓就这样流行起来。

全形拓鼻祖是杭州的一个传奇和尚

很多人不知道,全形拓与杭州有重要的关系。

当时,杭州净慈寺出过一个名叫达受的住持。达受字六舟,嘉兴海昌(今属海宁)人。这个六舟和尚很传奇,行脚半天下,诗书画印样样皆精,在他一身的技艺中,最神乎其神的,要数“全形拓”,所以他还有个号,叫“金石僧”。他是公认的全形拓开创者之一,也有说法称他是全形拓鼻祖。当时的金石学界,公认六舟的全形拓技术是一种创举。

这次展览中,浙江省博物馆馆藏六舟作品《六舟手拓古砖花供图卷》《六舟手拓西汉定陶鼎手卷》《陈庚设色六舟礼佛图卷》《六舟拓百岁图》等大规模公开展示。

其中的《百岁图》,源于传统的锦灰堆绘画,是元代画家钱选首创,又称“八破”“打翻字纸篓”,是将破碎不全的古旧书画、拓片、古书等文房雅物,通过复杂的重叠堆积关系来构成画面,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因为“碎”与“岁”谐音,所以,往往具有祈祷福寿的寓意。这件《百岁图》层层叠叠拓了86种金石小品,包括钱币、印章、瓦当、古砖、砚台、石刻、铜器铭文等。

另一大看点是西泠印社库房里的藏品。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力荐这场展览:“可以说,这是西泠印社社史上首次展出全形拓作品,一定要看,都是宝贝,学术性极高。”

这次,西泠印社也拿出它的所有馆藏全形拓作品,如《吴昌硕西汉喻陶陵鼎拓本补花果长题》《六舟菊花博古图》《六舟、彭汶孙花卉博古图》《吴秋农老缶墨拓寒花图》《周權拓片》等均为罕见。除了六舟,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也是当时金石拓印的“骨灰级玩家”。

有殷墟青铜器等大量珍稀文物的拓片

还有一个单元,展的是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商周时期最辉煌的就是青铜文化。

2018年,《殷墟青铜器全形拓精粹》一书上市不久便售罄,在业内十分轰动。时隔两年,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从90件殷墟青铜器全形拓中挑选了23件精品,作为“殷墟青铜器全形拓新拓”板块进行展出,喜欢殷墟青铜器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展览中,还有大量珍稀文物拓片。旧拓旧跋,涉及的都是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也是全形拓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如陈介祺、吴大澂、端方、黄牧甫等。

全形拓从文物中来,如今也成为了珍贵文物。现在拍卖市场上,有名家题跋的拓片也取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这次展览中,嘉德拍卖也提供了近十年在金石古籍拍卖中的私人藏家精品参展。

陈振濂说,西泠印社对传拓尤其是“全形拓”一直在进行积极推广,年轻一代的“全形拓”专家正在崛起,期盼能全面恢复这一优秀传统,重新开创一个传拓的新时代。

展览免费开放参观,将持续至12月2日。

金相椎痕 ——金石学发展与青铜器传拓 (全形拓)精品展

展出时间:即日-12月2日

展出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西湖文化广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