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读懂人们对“删减鲁迅作品”的担心
2022-07-04 09:01:20 杭州网

针对网传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虽然经历了多次调整,鲁迅一直是作品入选教材最多的作家,统编初、高中语文教科书共选入鲁迅作品12篇,其中散文3篇,小说5篇,杂文4篇。人教社强调,鲁迅先生作品从未大规模“撤离教材”。

人教社的回应直面关切,有助于打消公众疑虑,从中还可体会教材编选者的努力和用心。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专门设置“初识鲁迅”单元,选发鲁迅侄女周晔回忆文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臧克家诗作《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萧红《回忆鲁迅先生》、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等,种种做法,都有助于重新认识和塑造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有助于增进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和认知。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删减鲁迅作品”“鲁迅作品撤离”等的争论非止一次。换个角度看,公众表达关切,突显对鲁迅的热爱。从公众焦虑中不难读出这样的期待,即渴望让下一代借助语文教材、借助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等,来实现最好的语文教学,理解和认知鲁迅革命精神的最具彻底性、对国民性最深刻的揭示,以及新文化运动后其所建立的最纯正汉语言范式,这正是一代代中国人源源不断的重要精神源泉和文学养分。

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真正影响鲁迅被年轻人理解的,是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潮、教育方法等……应该选一些适合中学生的鲁迅文章;同时,不要把鲁迅作品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鲁迅作品中的真义。”毋庸讳言,当下一部分读者群体,尤其是年轻读者群体对于鲁迅作品,确确实实还存在某种疏离感。著名作家余华在一次演讲中,就曾坦言当年在海盐文化馆工作时,出入之间一度嫌码放在门口的《鲁迅全集》碍脚,而直至36岁后重拾鲁迅作品,重新发现鲁迅伟大,“厌恶感”自此消失。余华的讲述,代表很大一部分人感受,努力消弭鲁迅作品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疏离感、隔膜感,语文教材编纂是重要一环。

当然,也不仅仅是鲁迅作品,其他作家和作品亦然。无论如何,教材所收篇目都是有限的,发挥好语文教材“导读”和“索引”作用,引导孩子通过课堂语文教学,激发课外大量阅读,激发对社会现实深刻认知,对汉语言之美的热切追寻,这正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涂建敏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