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厦门开往上海的G1654次高铁列车上,出现了温馨的一幕:一群小旅客在乘务员的带领下有说有笑地玩起了趣味小游戏。原来,这列高铁的9号餐车车厢部分区域被临时改造成“遛娃舱”,上车的小旅客可在家长陪同下来此参与游戏、借用玩具或读书。
据悉,今年春运期间,自厦门始发开往北京、上海、南京等方向的部分16节车厢“长编组”高铁列车开设了“遛娃舱”。这一创新举措,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赞其有温度、人性化,并调侃道:“不怕孩子吵了,而是怕到站了孩子不肯下车怎么办?”
眼下,带着孩子高铁出行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但由于孩子年龄小,特别是在封闭的空间中,情绪无法预料和控制,一些吵闹、跑动行为难免给其他旅客造成影响,进而招致指责、引发争吵,有时甚至演变为肢体冲突。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的高铁线路在车厢里反复播放广播:“如果有婴幼儿哭闹,请家长带其前往车厢连接处。”这一做法引发许多家长不满,认为自己被区别对待,也引发公众对高铁车厢这一“公共空间”归属的关注和讨论。
近年来,有不少网友建议高铁列车设置专用的“儿童车厢”,把吵闹的“熊孩子”集中到一起。这种 “一刀切”的硬性分隔,也被不少人诟病是一种简单化的隔绝思维,是收窄社会宽容度的表现。
这次春运期间,部分高铁列车设置“遛娃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区别于硬性划分的“儿童车厢”,“遛娃舱”是一个更加有弹性的、流动的空间,对餐车进行临时改造,打破传统高铁车厢单一的功能布局,巧妙地将亲子休闲空间融入其中,方便了有“遛娃”需求的旅客,给孩子的旅途带来乐趣,也让其他旅客获得更好的乘车体验。“脑洞大开”的背后,不仅是空间的改造,更是服务的升级、人文的关怀。
随着人们对出行品质需求的日益提高,铁路的服务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此前铁路部门探索设置高铁“静音车厢”,也是尝试在公共空间寻找守护私域的可能性,是对旅客痛点的细腻触摸,对社会期待的积极回应。
这种创新探索,为如何改善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些思考。不仅高铁、地铁、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也包括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其他城市公共空间,哪怕是小小的改造和更新,只要做到真正贴合群众需求,多一些灵活化、精细化,让群众有更多选择、感受到更多尊重,一个包容、共融的公共空间就能“生长”出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将充盈更多温暖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