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杭州Discovery的美食地图,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求是村。
求是村一带有美食吗?作为一个在浙大求是村住了几十年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这里视作杭州美食圈的洼地——求是村周边拥有杭州最有品位的菜场,这也恰好证明附近的居民都喜欢在家做饭吃。
这个认知,最近突然发生了变化。放眼望去,发现其实求是村也藏着不少不错的饭店。杭大路的嗨小鲜,鱼做得花样百出;玉古路的粤顺餐馆,堪称粤菜担当;吃江浙菜,去青芝坞的寻味江南;想吃辣的,可以去浙大玉泉校区附近的老地方麻辣鱼……
名声在外的东山弄菜场,今年也全新升级,直接变身为“西湖·东山集”社区商业体。这次升级有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餐饮——目前一期引进了游埠豆浆、粤甲一方·壹粥壹面、宋姐之望江面馆、佩姐温岭海鲜等店铺,可以从早餐、午餐吃到晚餐甚至夜宵。听说二期完成后,还会有更多的业态,包括小酒馆、西餐厅等。
这次,我们在求是村附近吃了一圈,可以说远超预期。如果你也住在附近,可以按图索骥,开吃了。
这里的鱼有几种吃法啊?
嗨小鲜(黄龙店)
地址:杭大路1号黄龙世纪广场A座2楼
嗨小鲜是一家很神奇的店,当初“隐身”于居民楼里的“孤老套”时,就严格执行预约制,新客人打电话约,老客人一般是加老板的微信约时间,同时顺便把菜单也给定了。别看那个时候环境不怎么样,可菜品一点不马虎,并且因为只有三张桌子,老板都是亲自服务,给人亲切感,故而积累了一大批忠诚的回头客。
如今的嗨小鲜是黄龙商圈很受欢迎的商务餐厅,老客人们还是继续定点来吃,为了保持他们的新鲜感,老板除了寻找各地优质食材,还不断对原有的顺德菜进行融合,就像吃鱼,老板可以变换出不同的做法,而神奇的是,无论菜品如何融合,最终都让人觉得这就是嗨小鲜的菜。
这一季的重点可以用经典回归来小结,首先是第一版嗨小鲜就有的爆款千层无骨鱼,上来的时候满满的仪式感:一个装着水的锅,撑着两根杆子,一条大鱼已经对半劈开,鱼头向下,鱼尾高高地挂在杆子上,下面点着火。鱼事先改好了刀,凑近看去其实是去了鱼骨,接下来服务员(曾经是老板亲自操刀)将鱼肉片下来放锅里,几秒钟后就烫熟了,当下用的是大白鱼,蘸店家自制调料,吃到嘴里鲜甜鲜甜的。
拥有“绝世刀功”的大厨再次演绎了砂锅生焗无骨大鲫鱼,那可是拥有无数细小鱼刺的鲫鱼啊,事先将鲫鱼骨全部剔除这一工序大约耗时20分钟,如此整片鱼肉实力演绎“柔软无骨”。采用“万物皆可啫”的广东啫啫煲做法,上桌的时候伴随着嗞嗞声,蒜、姜、葱等混合的独有香气仿佛直冲天际,这是鲫鱼的高光时刻。
沸腾无骨鲩鱼是首次引进了川菜的做法,为什么还是做成无骨的呢?为了方便客人保持优雅。这样处理过的鱼肉,可以用入口即化来形容了。而清鸡汤松茸鮰鱼狮子头则是另一种风格,有点像淮扬菜,汤汁清澈,与细腻的鱼茸狮子头相伴,极具功力。
盲吃经典不踩雷
粤顺·本味顺德(玉古路店)
地址:玉古路166号二层北面
话说10多年前,杭州有对做服装的双胞胎兄弟,因为老是去广州那边进货而爱上了当地的美食,他们觉得如果在杭州也开个饭店做广东菜,不是就能一边满足自己的爱好,一边赚钱了?于是在顺德菜还没怎么流行的年代,兄弟俩开了粤顺,别看是跨行经营,照样也做得风生水起,陆续开出好几家分店,玉古路上的这家就开了好几年。
可以说,我对潮汕菜的认知,大多源于粤顺,比如毋米粥火锅。听服务员来讲解一番,才知道吃这个粥火锅的讲究在于不同食材的先后顺序:先下贝壳类,再下虾,后面是肉,又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点些其他的豪华食材,一种接着一种,食物自己的味道得以保留,粥底也会越来越鲜。在粤顺的夜宵时间段,毋米粥火锅依然是明星单品,据说酒后吃这个粥有奇效,暖心、暖胃。
店里的另一个经典是鱼生,当下杭州也有几家顺德菜馆在做鱼生,细节上略有不同,但大抵是一样的,像调料盘里的那些姜丝、洋葱、葱丝、薄荷叶丝、辣椒。一大盆铺在冰上呈玉色的鱼片端上桌,先将薄如蝉翼的鱼片放在小盘子里,淋上香油,再各种调料加起来拌匀,最后浇酱油,撒芝麻、花生米,丰富多彩。
每次必点的还有啫啫菜,啫啫牛蛙或者啫啫黄鳝,配方相似,都可以盲点。胃口好的还得加一份煲仔饭,可见进了这样的老店,都不需要看菜单,跟着记忆吃经典就行。
新店加了杭州家常菜
寻味江南·青山居·江浙菜
地址:青芝坞路61号
这一年来,寻味江南的朱进遇到两件事儿,其一是上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其二是因为上榜“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后生意激增,便应朋友的邀请到青芝坞开了分店。
沿袭青芝坞的整体风格,新店为三层,楼上的包厢自带小阳台,朱老板甚至还入乡随俗,在大包厢里添置了麻雀机,只不过这张桌子可以摆个方形的台面,看上去就跟普通餐桌一样。
新店的厨师团队是全新的,朱进在青芝坞溜达一圈,就对菜式也做了一些调整,当然主线还是宁波海鲜。最喜欢的带鱼这次是酱油蒸,看似寻常,却是去了骨的,虽说带鱼本身鱼刺并不多,但去骨后就顿时显得很高级,再加上灵魂酱汁,自制山椒酱成为点睛之笔,并带来更浓郁的风味。最近正是吃蛏子的季节,朱进做了蛏子水蒸蛋,细腻的水蒸蛋上铺着肥美的蛏子,吃着比蛤蜊蒸蛋还要豪横。
食材还是他从老家采购来的,家常海鲜千张包里用到了宁波人最爱的咸齑,加上大虾、蛤蜊,老鲜了。另有一部分菜的做法变得更像杭州的家常菜了,像鲳鱼就是简单红烧。我们小时候对红烧鱼的最大尊重是头天把鱼吃完、鱼汤留着,第二天再吃鱼汤冻,再体会一次鱼鲜。
满满都是回忆
老地方(青芝坞店)
地址:青芝坞9号
20多年前,浙大玉泉校区的学生们如果想要吃顿好的,很可能会去青芝坞的麻辣鱼。彼时连正经店名也没有,就一间小店,长相圆润且嗓门洪亮的老板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岁月如梭,麻辣鱼还在青芝坞,有了店名叫“老地方”,管店的是老板娘的儿子。
现任老板说,他本来是学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后来因为父母身体不好,也就挑起了担子。接手后几年,他又在老店的贴隔壁开了“丰越园”,做包厢菜,不少老客人会提前预订。而这些年来,老地方的变化也是蛮大的,不仅仅是经营者换代,厨师也经历了变更:“以前店里烧菜的都是我们家的亲戚,后来他们的年纪也大起来,新来的厨师总有些不同。”
我们到后厨看了,就麻辣鱼来说,做法基本没变。店里最受欢迎的还是草鱼版,而保持鱼片滑嫩的技术要点,其一是提前要对鱼肉做“按摩处理”,这种揉搓不仅仅是调味,也是一种上浆手法。再一个要点是鱼烧到六七分熟的时候就装盆了,然后将一大勺热油淋上去,用那个温度将鱼肉焖熟,这才保证了鱼肉的口感。正因为鱼肉是这样焖出来的,上桌时间久了肉质也可能会变老,老吃客们都会先夹鱼肉,再找鱼尾巴,再吃鱼排。最后,还要用漏勺很快地兜起鱼汤淋在米饭上,成就一个下饭神器。
鱼肉还是好吃的,不过与记忆中的味道相比,似乎没那么辣了。我特意询问了老板,他没否认。说现在的青芝坞,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探梅、赏菊、闻桂的旺季,会来很多上了年纪的杭州本地客人,他们平时吃得清淡,对太辣的鱼难以接受。
还有相当一部分客人,都是浙大校友,对他们来说,到老地方,吃的不是麻辣鱼,吃的是美好岁月里活色生香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