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带父母旅游,更像是一场修行?
发布时间:2024-06-15 09:27:33

要出发先约法三章,“旅游前宣誓”受热捧

指导专家 迟淑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绝不说门票太贵,你玩吧我站外面就行”“绝不四五点就催人起床”……

旅游是一种丰富多彩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探索新的文化、风景和生活方式。但旅游不仅仅关乎于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搭子”的选择也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年轻人会选择带父母出门旅游,在出去看世界的同时陪伴父母,可谓一举两得。然而在旅行时,幻想中的母慈子孝往往变成了现实里的“鸡飞狗跳”。

纷争往往从出发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量身定制的旅游计划,父母嫌弃不够充实;精心挑选的旅游景点,父母认为“没啥好看的”;踏破铁鞋寻得的当地美食,父母觉得“不如家里做得好吃”……于是,一家人从“相亲相爱”变得“相看两相厌”。

什么叫负重前行? 跟爸妈旅游前还要“宣誓”

前段时间,网络博主面包弟发布了一段带爸妈出去旅游前必须宣誓的视频,不仅收获了8.7万个点赞,还引发了一众网友的共鸣热议。

视频中,面包弟带着父母在镜头前宣誓:绝不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躺着呢;绝不说,门票太贵了你俩进去,我在外面站着;看到好吃的,直接买;吃不下了,不硬撑;早上不早起,旅游不着急;开开心心出门,高高兴兴回家,坚决完成此次旅游计划。

对此,很多网友纷纷在留言区产生了共鸣,“一定要给我爸妈看”“我已经放弃了带我爸妈出门旅游的心,互不为难,各自安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迟淑梅副主任医师表示,在旅游过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期望、价值观和偏好而产生一些冲突和挑战。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寻求刺激和冒险,而老年人可能更喜欢安静和放松的环境。这种不同的旅游偏好可能导致两代人之间的摩擦和不适。

无独有偶,五一假期期间,一段旅行前让全家人签保证书的视频同样迅速登上了网络热门。视频发布者是社交平台粉丝超300万的博主猪宝子,这次假期,她和男朋友准备带双方的父母出门旅游。而为了避免集体旅游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适,她组织大家在游玩前签了保证书,其中保证书的首条便是“保证遇到任何事绝不摆脸色发脾气,遇事好好沟通,不大喊大叫”。并且如若在旅行中违反了“公约”,便会受到相应的罚款,以30-100元不等。不得不说,在旅行前“约法三章”的效果简直立竿见影,视频中,整场旅途,四位老人和两位年轻人都互相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从没有爆发过严重争吵和矛盾。

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差异

往往让家庭旅游体验“打折扣”

“出门游玩时,年轻人和老年人可能在旅游中对时间管理、活动安排和预算支出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沟通困难和对双方的不理解。”迟淑梅介绍,就像一场不到一周的旅途,很多年轻人可能只想“轻装上阵”,说走就走;而父母却将其视为一场大迁移,不仅要做细致周到的行程安排,而且家里有什么,旅行中就要配齐什么。主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些老人恨不得把整个家装进行囊,大到床单被罩,小到脸盆水壶,一样都不落下。因此有网友戏称,“如果把爸妈拉去录《荒野求生》,他们会是最后胜出的人。”

事实上,旅行预算支出也是两代人极易爆发矛盾的点。难得出门一趟,坐舒适的交通工具、住高档的酒店、吃当地美食、游特色景点是很多平时只能挤地铁上下班、回家吃外卖的年轻打工人的选择,他们想在犒劳自己的同时也让父母享受一下。但不少父母却过惯了苦日子,深知赚钱不易,所以特别节省。一方面,他们讲究旅行的“性价比”,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享受的权益一个不少;另一方面,他们更心疼孩子辛辛苦苦赚的钱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地方,也担心孩子们被不真实的信息蒙蔽双眼花冤枉钱。结果就是老一辈人对子女在旅行中的“大手大脚”心生不满,而年轻人则因为父母的“抠门”感到被束缚,双方各执一词,心生两厌。

此外,特种兵式的“赶大集”也是年轻人与老年人在旅游方式上难以跨越的鸿沟。在年轻人心中,旅行应该是悠闲惬意的,睡到自然醒起床,慢悠悠逛几个景点,打卡几家感兴趣的小店,再回酒店美美睡一觉。但父母的旅游堪比早起赶集,“早”和“赶”贯穿整个旅程。在“你是来睡觉还是来旅游的”“再不起,自助早餐就没了”的催促声中,紧张又忙碌的一天开始了。他们沉浸于早早出发去机场、早早去景区排队,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景点之间,身形矫健地拍照打卡,仿佛只有“应玩尽玩”才能不虚此行。

通过仪式感拉平两代人的价值观

做好出行攻略也很重要

陪伴父母外出旅行,实际上是一种深情的反哺,是一家人共同探索更广阔世界的珍贵时光。然而,带父母旅游为啥这么累?迟淑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理解与包容。因此,找到与父母外出旅游的相处之道尤为重要,其中“旅游前带父母宣誓”就像一剂“预防针”,将两代人的误解与隔阂摊开来,提前“约法三章”,有效地减少了潜在的矛盾,为旅途增添了更多的和谐与愉悦。

迟淑梅指出,子女和父母两代人在消费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宣誓的形式,让老年人学会去接受现代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这种仪式感让老年人跟着子女们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能够去学会接受新观念,学会去接受新的生活态度跟生活价值。通过这种仪式感来把大家价值观和行为观拉平,让大家更能达成一致,才能够去享受快乐假期。

此外,专家提醒,带父母旅游前还有一些实用的注意事项,如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与父母充分沟通旅行期待;旅行期间年轻人要充分做好心理建设,尝试将“自我中心导向”转变为“他人导向”,换个角度看待一些观念冲突;在消费方面可以“偷偷”花钱,不让父母“目击”到一些大额支付的场景;在选择住宿时可以选购“住宿+周边游乐项目”的套餐,但同时也要考虑父母的体能,准备好他们需要的药品和应急装备等。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父母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让旅途轻松且不疲惫。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