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去杭州留下老街 走一走八百多岁的忠义桥
发布时间:2024-06-23 08:26:02

溪市三桥,唯“忠义”最巨

忠义桥,大概就在杭州城西二十里的位置,旧时可以坐着小船,从京杭大运河出发,沿着水路一直向西,从留下河的埠头上岸。现在嘛,搭乘地铁三号线到留下站,从D口出去,走上10分钟就是了。

去往忠义桥的路上,还会经过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留下老街。这里曾经是西溪最热闹与繁华的地方,“一水穿镇、两岸临屋、三桥横卧”,形容的就是此地。

时移势易,如今的这条老街十分清静,完全不同于清河坊的繁华,也不同于小河直街的喧闹,临街的商铺似乎都在休整中,大门紧闭,一路可以说得上沉寂,鸟鸣声倒是不绝于耳,令人有一种仿佛穿越时空的感觉。走上几步还能时不时偶遇可一人环抱的香樟树,棵棵长得枝繁叶茂,任外面艳阳高照,依然坚守老街里的一片清凉。

几缕阳光从重叠的树叶缝里漏出来,照在青石板上,更显幽静。

留下老街并不长,据《杭州市地名志》载:“南起申明亭,北至留下医院,长600米,宽5米。街沿溪而建,纵横留下镇,为古西溪的老街。”

所以无论从老街的哪头开始走,都不用走多远,就能见到传说中的忠义桥——一座如同教科书上描写的单孔圆弧形石拱桥,就东西向横卧在留下河之上。

f74ba1a6874ec85b69c9c68a6c53ebad_rB4AiWZ3O26AIptvAAHfBZE9Cp0466.jpg

忠义桥 记者 宋赟 摄

b5acf0d04a40524d11d8b3afc2a3eb85_rB4AiWZ3O26AGqRXAAOlfil7Jt8587.jpg

留下河边,每隔十来米就有下水的台阶。记者 夏阳 摄

7c2fef63fc857340af0c923e6e0511b4_rB4AiWZ3O26AOFGRAAFsu2uX2qQ415.jpg

忠义桥 记者 宋赟 摄

旧时,这座桥曾被当地人简单地称为“大桥”,直到1981年,当时在留下镇搞地名普查的沈雍方和其同事,在明代释大善的《西溪百咏》找到了出处,才给正了名:“溪市三桥,唯此最巨,居中虹起,石色光莹,宋孙侯所建也。兄弟恺笃,故名忠义。”

当然,这座忠义大桥在今人看来,多半只能算小桥一座。据《杭州古桥》测量,忠义桥长度为15.2米,拱高1.6米,净跨3.65米。

桥虽不大,但胜在构造精巧。正如《西溪百咏》所描述的“盖良工巧心,故与众桥异”那样,拱券以分节并列式砌置,由7块长方形拱腹板组成一个轻巧的拱形结构,拱脚处的券石与桥台临水的襟边以榫卯相连,支撑拱脚的桥台水下基础,而砌成向两岸升高的斜面,还有效阻止了拱券的变形外移。

忠义桥珍贵之处,还不单在于桥本身,更在于桥身上的石刻文字。

1984年杭州市文物普查时,从河里架起三部梯子上到忠义桥桥墩处,竟在藤蔓丛中发现桥洞上方东西侧居中的拱板上还留有清晰的石刻文字。东侧拱板上题:“泓因恭为祝延圣寿无疆,文武百寮增崇祝釐,风调雨顺,谷果丰登,永息兵戈,万民乐业。”西侧拱板上则题:“福禄奉为舍钱米,施主报答。四恩三有,各祈如意。嘉定戊寅四月,禄(缺)白都幹缘僧同幹道友等。”题记还饰边框,上覆荷叶,下为托莲。

“嘉定戊寅”即南宋的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迄今800多年的历史真的不是虚数。

这也让忠义桥成为杭州城区唯一一座有南宋题记的石拱桥。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