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慎用“没苦硬吃”的标签
发布时间:2024-07-16 11:08:01

“没苦硬吃”,这个自相矛盾的词,听上去耳熟吧?最近几年,经常能听到网络上年轻人抱怨长辈“没苦硬吃”,尤其最近天越来越热,很多有老人的家庭,又因为开不开空调展开拉锯战了。

按理说,家务事一般没什么公共讨论价值,但这事还挺普遍的。年轻人的吐槽听上去确实挺无奈:老年人似乎经常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自找苦吃,让子女内疚不说,可能还搞砸了事情、搞坏了身体,最后还得子女收拾“烂摊子”。但我想,如果有人把话筒递给那些老年人,估计他们很难认同“没苦硬吃”这个标签。

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屋檐下,关于吃苦这件事,为什么两代人的分歧这么大?谁有权决定哪种苦该不该吃?谁应该为吃苦的后果负责?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还得回到问题的本源,拆解“没苦硬吃”四个字。

首先是对“苦”的定义不一样。在年轻人看来,从大城市赶回老家收麦子、收玉米,最后卖了几百元,累得一家人直不起腰来,无疑是苦不胜苦。而在老年人看来,不失农时、秋收冬藏、颗粒归仓,是一个老农民最大的快乐,如果子女还能顺便回家来看看自己,更是锦上添花。同样的,熬夜打游戏“开黑”算不算吃苦?老年人觉得有觉不睡才是自找苦吃,年轻人却乐在其中。可见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苦还是不苦,不同的嘴能品出不同味道。

对“吃苦”的感受不一样。放着新鲜菜不吃先去吃剩菜,40℃的高温放着空调不吹靠手摇扇子,拖着年老的身体在田里干农活等肉体上的“自虐”,在年轻人的生命体验中是陌生而难捱的痛苦,但在一些老年人那里却能提供熟悉的安定感、秩序感。这跟人的成长经历分不开,80后至00后普遍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没有饥饿记忆和物资匮乏体验,而老一辈人因有过缺衣少食、要啥没啥的经历,吃苦耐劳的美德慢慢内化为肌肉记忆,即便生活条件改善了,依旧会成为一种惯性。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养尊处优等同于背叛过去。

对“硬吃”的后果定义不一样。翻看网络吐槽帖,很多帖主是将生活中的偶然意外归结为“没苦硬吃”的直接后果。但实际上,“没苦硬吃”的人群出意外的概率就一定更高?抑或是习惯享乐的人受伤概率才低?说白了,任何日常活动都可能受伤,老年人只是进入了一个体质变差、受伤概率变高的生命阶段。大多数情况下,说老年人“没苦硬吃”,年轻人的初衷更多是表达关心。但也要防止这种关心给人一种带着年龄、体能和家庭地位优越感的戏谑。忽视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片面要求老年人以不给子女造成麻烦为第一准则,多少缺了点对老年人的同理心。

有人说,爱一个人应该是以对方希望的方式,而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果想“以爱之名”制止所谓的“没苦硬吃”,那么至少应该先设身处地去尝试理解老年人何以爱吃苦,在尊重个人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再去帮助他屏蔽危险。

在网络舆论生态中,老年人相对弱势,大多数情况下是沉默的。他们没有机会为自己的选择辩解。所以,年轻人作为网络的强势一方,在讨论相关议题时,尤其应该慎之又慎,避免扣帽子、标签化。这是互联网应有的伦理,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基本善良。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萍   编辑:钟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