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作品在中亚国家很受欢迎,当地人对良渚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昨日,在余杭区云会小学,从吉尔吉斯斯坦结束文化交流的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陈海平和学生们说,参观者感到不可思议,如此精美的“蓝晒”作品竟然出自小学生之手。
三叉形器、璜形牌饰、冠状器、带钩、琮……近百张良渚文化的“蓝晒”作品被做成海报,挂满云会小学展厅。“作为社团社会服务项目,我们和云会小学共同研发了《蓝创印相》美术课程,让学生多体验、多动手,用多元化的美术形式展现、传递在地文化。”陈海平所带领的“绘眼行记”社团,走过全国20多个乡镇,用画笔“留下”300多件民俗器物,“社团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运用在小学的课程设计中,让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活’起来。”
什么是“蓝晒”?负责良渚文化课程的指导老师闻悦婷说,这种传统的手工工艺需将两种化学试剂混合,通过暴晒和冲洗最终显现出蓝色图像。但做出一幅“蓝晒”作品并不容易。“多次去良渚博物院参观,把想绘制的器物拍下来,回家做好案头工作。”该校(西山校区)六年级学生俞昊杉说,实操环节更具挑战性,“蓝晒液要自己调,涂刷、绘制、日晒、冲洗,过程很有趣,但时间不好把控,试验了多次才达到满意效果。”
同是六年级的费亦涵“画”了一只玉琮,她更大的收获在于找到了走进良渚文化的“一扇门”。“很多器物今人看来不能理解,其实和当时人们生产、生活场景息息相关。”费亦涵从一只玉琮入手,不断学习、梳理良渚玉器的知识体系,“收集了部分关于器物的传说、故事,讲解这幅作品时,一下就能让历史生动起来。”费亦涵说。不仅如此,学生们以“蓝晒”技法为基础,发挥创造力还制作了一系列和良渚文化相关的书签、日历、扇子等文创作品。
“余杭美术教育致力于实施‘一校一品’工程,辖区内中小学都在努力打造美育特色课程,充分挖掘、展示、传播地域文化。”余杭区美术教研员郑经潮说,通过“蓝晒”这种相对小众的工艺,同样能实现美术创新、文化出海,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