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教您提升阳气、滋阴养血,一冬全身暖暖的
11月26日,杭州官宣正式入冬,对于喜欢雪花、暖炉等冬季氛围感的人来说,无疑是惊喜。但对一到冬季手脚冰冷,怎么捂都捂不暖的人群却是“噩梦”。
26岁的白领小雅(化名)从小就怕冷,前几天气温骤降就开始用上了各种取暖“神器”,结果一番折腾后手脚依旧冰冷,身体却莫名上火了。
取暖用品未温煦四肢,反而越用越上火
小雅从小就怕冷,一到冬季手脚就冰凉,热水袋、暖宝宝等更是不离身。前几天降温,小雅就翻出了她的“取暖老三样”——热水袋、电热毯、加热棉鞋,房间内还开了空调,全副武装后才能入睡,可一离开取暖设备,她的四肢就迅速降温,恢复冰冷。
这几天,小雅常感口唇干燥,口腔内还长了溃疡,精气神也不如从前。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来到浙江省中医院全科医学主治医师蒋正浩的门诊治疗。蒋正浩医生通过问诊检查,考虑小雅是气血两虚的体质,所以很是怕冷。近期又常居空调间,房间干燥,燥邪又易伤阴,继而出现了阴虚火旺的症状。
结合小雅的困扰,蒋正浩医生为其开具了滋补气血、补阴养阴的药物,同时还为她推荐了冬季可进食的滋补膏方,改善自身的体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及规律生活,小雅体虚怕冷、口角生疮的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再也不用抱着热水袋过冬了。
蒋正浩医生介绍,四肢冰冷多见于阳气郁结患者,也可见于阳虚的体质,尤其是脾肾阳虚,另外也可见于气血亏虚或是气血淤滞人群。“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阳气不足则不能温养四肢。所以,当阳气郁结于体内,多是由情绪等原因导致的肝气郁结,这类患者除了手脚冰凉、怕冷等情况,还常有失眠、焦虑、内心烦躁等症状。而常见的阳气亏虚多见于脾、肾,所以还可能伴有腹胀、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痕等表现。”
与小雅类似,冬季有些人虽然四肢冰冷,但是体内会觉得热躁,甚至有上火的表现。蒋正浩医生解释,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因阳气郁结淤滞在体内,继而出现了内心烦热等症状;还会因为长期待在空调房等干燥环境伤及体内阴液,身体出现了阳盛的表象。中医称这种现象为“寒热错杂”,可以表现为表寒里热、情绪急躁、口唇干燥、生疮等。
如何改善“表寒里热”矛盾体?
调养气血更要舒缓身心
蒋正浩医生表示,中医认为,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温煦凉润、防御、固摄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及化神作用。
“如果人体气血凝滞或是亏虚不足,会导致气、血不能达于四肢,进而出现手足冰凉的症状,女性可能还会出现痛经、行经有血块等。”
对于阳气郁结,气血不足,寒热错杂的人群,应该如何调理,安然过冬呢?蒋正浩医生建议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按需调理。
阳气郁结人群
建议日常可饮用玫瑰花、佛手等疏肝理气等花茶疏导阳气,舒缓情绪;进食一些温补脾肾、温阳散寒的食物,如桂圆、生姜、牛羊肉、韭菜等;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多晒太阳,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适当做一些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进而增加体内的阳气;另外,泡脚对疏通阳气、梳理气机也有非常好的功效,是日常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气血不足人群
气血不足或是淤滞的人群可以在日常多食用红枣、山药、阿胶、牛肉等补气益血的食物,也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补人参等药材,避免进食辛辣之物,更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或是过度进行剧烈运动,日常保持充足的睡眠。
阴虚人群
推荐阴虚人群多进食滋阴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梨等,生活中要作息规律,可以通过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来调和阴阳,增强体质。
结合上述建议,四肢冰冷,但身体内里火热的人群,在冬季做好保暖防寒的同时,适时进行泡脚、放松心绪、调养生息等,再结合自身情况进食相应的食补以改善体质,若有明显不适要记得及时就诊。蒋正浩医生提醒,虽然推荐冬季进补,但不能盲目选择,需要因人而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