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钱王故里新画卷,聆听陌上花开新雅韵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句出自吴越王钱镠的千古情话,承载着临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让这片土地的诗意流淌千年。
2025年4月末,钱王故里,杭州临安,“何以陌上花开——青山湖文学夜”浪漫启幕。这场雅集不仅深度解读了“陌上花开”蕴含的千古人文密码,更正式拉开了“美爵雅韵·陌上花开”全球诗歌大赛的序幕。大赛以诗歌为舟楫,诚邀寰宇诗心,共赴一场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文学盛宴,续写吴越大地诗意华章。
昔日,苏东坡感怀钱王旧事,挥就《陌上花三首》传颂千古。今日,“陌上花开”在现代诗人笔下,又焕发出怎样夺目的光彩?
收到数千首诗作投稿
大赛秉持“诗歌无界”的开放理念,围绕“陌上花开”主题,以临安深厚的历史积淀、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为创作沃土,面向全球广纳佳作,不限国籍、语言、年龄、性别、职业,无论体裁。
大赛自启动以来反响热烈,投稿者遍布全国各省市——广西、黑龙江、上海、江苏、广东、安徽、山西等,更有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作者热情参与。截至5月底征稿结束,组委会共收到海内外诗作数千首,足见“陌上花开”魅力之深远。
经组委会初选,近日专家评审团进行现场终审。专家评审团由浙江省作协诗歌专委会主任孙昌建领衔,成员包括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副理事长、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学术总顾问尚佐文,以及知名诗人李郁葱、舒羽、王晨郁等。他们秉持专业与公正,经过多轮严谨评议与打分,最终遴选出本次大赛的获奖名次。
前10名获奖者
有5位来自省外
投稿作品视角多元,情感丰沛,有铁骨铮铮下的绕指柔情,有金戈铁马的历史回响,更有童稚心灵穿越时空的奇思妙想:“把宋词读给你/听一听/八千里路云和月的不朽诗篇/听一听/九万里风鹏正举的时代新章。”
本次大赛获奖名单清晰呈现了一个文化现象:发轫于千年前江南一隅的吴越文化,其影响力早已超越地理疆界,辐射全国。前10名获奖者中,有5位来自浙江省外。这有力地昭示:吴越文化已非囿于一地的专属符号,它如同“陌上花开”的芬芳,化作流动的文化基因,融入中华文明的血液,最终在当代诗人笔端激荡起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
尤为可喜的是,本次大赛中青少年作品质量上乘,令人耳目一新。获奖的小诗人中有4位分别来自江苏和广东,这亦是吴越文化魅力广泛传播、后继有人的生动印证。
成人组获奖名单
一等奖1名:
卢新华《陌上经纬绣临安》(组诗)
二等奖3名:
方向《临安山水,呼之欲出的美轮美奂》(组诗)
郝朝政《南乡子·春游青山湖》
崔子川《陌上花开忆钱镠》
三等奖5名:
张慧琴《满江红》
程培培《游青山湖归作》
刘贵高《陌上辞,或临安写意》
温勇智《写给临安的千年情笺》(组诗)
张德强《水上森林悠游》
入围奖50名:
王伍平《陌上花开,可缓缓归临安》(组章)
林枭《陌上花身份的考据》
朱灵《陌上花夜语》
海暇《陌上花开》
袁斗成《花开大峡谷》
峰上风《临安辞》
张灵芝《临安的情书》
刘臻鹏《临安花影》
徐梓涵《临江仙·陌上花》
张威《陌上春笺》(散文诗三章)
纪福华《青山湖罗隐的传说》
安杰《踏花归来》
谢佳正《青山湖畔》
孙凤山《陌上花开最临安(组诗)》
栾芳芳《陌上花开的千年回响》(组诗)
孙利《陌上纹路里的临安》(组诗)
赖菊《临安叙事》(组诗)
冀星霖《明日临安陌上,鲜花依旧盛开》(组诗)
迟小白《大明山 山水之间的历史折页》
方应平《陌上花开,铸一枚缘的词牌》
程寅生《陌上花开,素手裙裾飘逸的牵挂》
木刀《踯躅在陌上花开的图画里》(组诗)
徐志强《陌上花开 临安诗笺》
周堪李《陌上花开,赴一场吴越风韵的千年情事》
陆承《在一朵被唤作临安的花上雕镂江南和宁馨》
钟志红《陌上花开,临水即香》
徐堇焱《陌上花开》
黄济琛《在临安,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组诗)
曹杰《沁园春·春日临安青山湖雅集小酌》
乐云霞《春日临安青山湖即景》
赵德平《陌上花开时》
谢少华《春过临安青山》
李云龙《陌上帖致吴越的春天》
张增伟《在临安,走进春光与陌上花开的双重意境》
王妍《陌上花开适时归》
刘银《我的名字叫红》
客远《临安册页上闪烁的美》
农夫在笑《陌上书》
沈志荣《陌上谣》
程联恒《陌上长满不结果的树》
乔瑞《沁园春.陌上花开》
相颖《青山知道》
常红霞《陌上花开》二首
申剑《陌上花间词三章》
骆金伟《吴越的风》
谢先莉《吴越王的自白》
许强《繁花如梦》(组诗)
老潘《云相见》
丁进南《吴越文化一根血脉》
吴刚《陌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