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东山农贸市场即将升级,计划在2024年1月底,以“东山市集”之名重新亮相。以后,在这个“杭州最迷人的菜场”里,不仅能买到西湖里的鱼,还能喝上咖啡、奶茶,还能吃上蛋糕,升级后,农贸市场四周将沿路新开许多店铺,包括餐厅、小吃店、奶茶店、咖啡店和蛋糕房等,以保证既能满足居民对“一菜一早”(买菜、吃早饭)的消费需求,也能吸引西湖边的年轻人来逛集、打卡。(详见都市快报10月13日A05版) 10月20日,市场一楼的42户商户就将开始腾退至市场西面的一栋空房,以开展一楼的改造工作;待一楼改造完毕,再按同样的方式对二楼进行改造。 这里有附近居民一日三餐的回忆 东山农贸市场,覆盖了周边青石桥、浙大新村、外东山弄、曙光新村等多个小区,是不少住在西湖边的老杭州一日三餐的重要回忆。 消息一出,橙友们对东山农贸市场有着极大的兴致: 橙友“西溪玩人”:如今的菜场与过去不一般,已不是单纯的买“菜”而已。 橙友“X侠”:改变买菜环境与模式。 橙友“不要单发一个问号”:看起来很好逛。 也有橙友抱有不一样的看法: 橙友“阿的的”:改了之后少了点印象中菜场应有的氛围。 橙友“微风吹拂”:改造归改造,东山弄的菜本来就偏贵,但愿不要再贵了。 改造到底好不好?橙柿直通车记者昨天去了一趟东山农贸市场,问问周边居民们,希望东山农贸市场怎么改? 老顾客说 希望改造后熟悉的摊位还在 王先生是在西湖边住了一辈子的杭州人,小时候,父母就会来东山弄这边买一日三餐所需要的食材。 “便宜肯定不是最便宜的,但我们来这里买就是图个新鲜、货好。”因为家就住在外东山弄,平日里要买个菜什么的,都很方便。 一来二去下,家里人和不少商家都熟络了起来。所以王先生感觉不错的另一点在于,东山农贸市场人情味蛮足。“之前我也担心过,怕改造以后摊位费高了,有的店家不做了。这两天买菜,我和几个老商户聊了聊,他们说以后还继续做,那么我们也放心。” 李阿姨说,这边条件本来就很好,第一次听说要改造的时候,自己还挺奇怪的。 “卫生都很干净,比如水产的档口,地面不会有很多污水,腥气也不重。我还奇怪呢,现在这样,也没啥好改的吧?” 听说以后要打造市集,李阿姨笑了,“给年轻人一点玩的地方也好,现在年轻人买菜的少,农贸市场都是我们老年人在逛,让他们感受感受”。 将来的东山市集 希望价格亲民 袁老师退休以后一直住在东山弄附近。他说,不管改造得怎么样,希望价格亲民。 “蔬菜肉蛋奶这些,现在已经蛮好了,我听说以后要开咖啡馆和餐厅,我也支持,但最重要的就是价格要亲民点。” 袁老师年轻时在很多城市工作过,有不少好友,如今桃李也遍布天下。“他们来看我,我不过是个退休老人,请客吃饭吧,就喜欢选在家附近。我希望家边上的店,价格能实惠点,品质要好一点。”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居民。戚阿姨说,最担心的就是菜价涨了。 “我们平日里去商场看看,这么豪华这么亮丽的地方,价格终归有点高;现在看看要改造的效果图,也是怕一改造,市场变得更漂亮了,我们消费也更高了。” 市场提升改造后摊位租金不涨 在东山农贸市场开水果店近20年的唐大姐说,改造以后的市场,肯定是要比原来好很多的。 “我们这卫生好、东西好,政府把市场改造成市集,开点别的店,对我们来说也有好处,开拓了客源,来的人更多了,那我们也能想办法留住更多客人。” 提升改造后的市场摊位会不会涨价?昨天市场负责人回复橙柿直通车记者,市场提升改造后,现有商户都有摊位入驻,摊位租金一分不涨。 装空调、开“网上菜市场” 杭州的农贸市场一直在升级 事实上,杭州的农贸市场早就在悄悄地升级了。 你还记得在杭州逛农贸市场,是什么时候吹上空调的吗?2018年,杭州就启动市区农贸市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给农贸市场装上了空调,这也让杭州成为了全国首个集中统一给农贸市场加装空调的城市。 这几年,杭州的农贸市场一直在“变身”,用上黑科技、多了食品检测室、上线外卖平台,做起了线上生意。 2020年开始,在杭州逛农贸市场,就已经变得很“时髦”了。那一年,杭州按照“五化”标准来改造农贸市场——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每个“化”的意思,落地到每一家农贸市场,又是百花齐放,每一家农贸市场,功能、设施似乎都不尽相同—— 桐庐分水农贸市场引进了自动售药机,后台能实时记录销售情况及药品的有效期;萧山香悦奥府在农贸市场里开出了老年食堂;运河康桥邻里农贸市场配备了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市场产生的易腐垃圾能直接运到运河农园里种农作物,农作物成熟后,又能再拿到市场里卖。 为了抓住年轻人的胃,杭州有24家农贸市场开通了“网上菜市场”,将线下农贸市场复制到网上平台,居民通过手机或华数电视下单后,就能配送到家。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市场周边还增加了公交、公厕,市场提供共享充电、多方式支付等服务,市场里增加了休息区、残疾人通道、第三卫生间、共享轮椅等设施,市场里不断出现的早餐店、熟食店、杭州特色小吃店等小铺子,也让农贸市场越来越“类市集”化。 目前,杭州已经有151家农贸市场完成了“五化”改造,约占全市农贸市场总数的45%。 同样是卖菜 不建农贸市场建“市集” 对老百姓来说,农贸市场的每一次“变身”,都是生活中的大事。许多市民也对升级后的东山农贸市场充满期待。 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加上大型超市、社区门店、生鲜电商等多重夹击,农贸市场变“市集”,或许是一条破局的新出路。 蒋村柿集效果图 西湖区崇仁路以东、文一西路以南,蒋村邻里荟的一、二层,也正在变身“蒋村柿集”,预计在2024年元旦投用,要打造一个总建筑面积超过4100平方米的五星级农贸市场,除了卖菜之外,还将引入餐饮、便民、娱乐等多元化业态,市场规划了93个商铺,沿街设有外摆区。北面增设文创市集,每个月都将提供磨刀、修补、理发等便民和画展、植物研学等活动;东南面增设自产自销区,周边老百姓种的菜,可以拿到这里来卖。 很明显,现在的农贸市场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在想办法招揽年轻人了,将传统的农贸市场转型成为融合多种商业模式的市集,是农贸市场升级之路的又一次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