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运村开村仪式暨中国代表团欢迎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 记者 夏阳 摄
昨日上午9点,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亚残运村开村仪式暨中国体育代表团欢迎仪式在亚残运村旗帜广场举行,杭州亚残运村正式“开门迎客”。 亚残运村是杭州亚残运会最大的非竞赛场馆,赛时可为代表团提供3446套住宿房间。杭州亚残运村根据赛时运行划分为国际区、居住区和运行区。为了给运动员们提供舒心温馨的居住体验,亚残运村设置了约1100个无障碍床位,配套了轮椅就餐区、爱心就餐区等个性化餐饮服务。 除了满足运动员和随行官员的居住需求,亚残运村还提供了专业贴心的个性服务,设置了分级中心、轮椅充电桩、辅助器具维修中心等配套服务功能区,并配备了30多辆各类接驳车辆,全天候提供无障碍电瓶车、无障碍公交车等交通服务。在休闲娱乐方面,亚残运村也提供了“有爱无碍”的活动空间,包括精心编排的文艺演出,扇面画、油纸伞、雕版印刷技艺等近百件展现残疾人艺术家自立自强的作品,同时创新推出了理疗康复、中医推拿、“智能义肢”体验、八段锦3D视频跟练等特色活动。 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赞赏亚残运村是一个会让运动员感到宾至如归的地方。“本届亚残运会以及住在这个亚残运村里的运动员将传递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残疾人也可以有所成就。通过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我们希望创造更多的机会,结交更多的盟友,共同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游泳队徐海蛟(肢残): 杭州运动员、游泳名将徐海蛟在上届雅加达亚残运会上获得6金3银并打破两项亚运纪录,本届亚残运会,他将参加4个个人项目。 家门口作战信心满满,海蛟表示,亚残运会的比赛,因为每个人的分级不同,比赛观赏性会更强,竞争会更激烈,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到现场为运动员加油。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草地掷球队教练员刘国强: 亚残运会场馆很方便,很多设施很用心。对我们运动员来说,其实最好的训练是在家里,但今天我从场馆、交通、设施设备、志愿者服务等各方面都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舒适和方便。 草地掷球这个项目,在国内很少有人了解,之前亚残运会上虽然也设置了这个项目,但这次是我们中国队第一次组队参加,主要以浙江队为班底,一共12名运动员,参加8个级别比赛中的六个,前期准备了2年多,期待在这次亚残运会上有好的表现。 当我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尤其是升国旗的时候,使我感觉到担子很重,但我想,在赛场上一定会升中国国旗,再次唱响中国国歌,这是我们的梦想。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游泳队蒋裕燕(肢残): 来自浙江绍兴的蒋裕燕是游泳项目的运动员,这次报名参加了六个单项,上一届雅加达亚残运会上她获得了三枚金牌。 她说,组委会很细心为我们铺设了很多小胶条、防撞条,包括一些有高低差的地方也都填平了,方便运动员在房间内无障碍生活。还有浴室,有些把手上有防滑设施,非常方便。 来到亚残运村,第一感觉是很现代化,也有家的感觉,很温暖,还展示了我们杭州的文化底蕴。作为浙江运动员,感觉很亲切,也很熟悉,家人朋友来看我比赛,更加让我有动力。这次真的是在家门口参赛,我也想向朋友们推荐我们家乡美食,我个人喜欢吃臭豆腐,还有杭州西湖很美丽,也欢迎亚洲所有游客来杭州。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游泳队常务副领队陈志彪: 这次在亚残运村里,给我感觉是硬件很硬,软件很软,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从很多细节上无处不在都能感受到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关爱,目前,我们游泳运动员信心满满,有信心打好家门口的比赛,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门球队杨明源(视障): 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吃的和住的都很好。很多地方真的让我们很放心,比如村里有很多盲文,不管走到哪里,总会遇到热情的志愿者,这真的让人很放心。对于这次参加亚残运会,我报名的是盲人门球项目,作为在家门口的比赛,会竭尽全力去争夺奖牌。 亚残运会中国代表团盲人门球队胡明耀(视障): 面对即将举行的亚残运会,在比赛开始之前多少会有点紧张,但是正式进入比赛节奏后,就不会有那种感觉了,更多还是期待。目标是打好每一场比赛,发挥出训练的水平,如果能超常发挥就更好了。 由于盲人门球比赛,运动员们需要在安静的状态下“听声辨位”,精准判断球的位置和轨迹,因此在比赛正常进行中是不能有声音的,进球后观众可以欢呼,这样的加油助威声能更加激励我们,让运动员感觉热血澎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