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女子为避免无效社交朋友圈发文不参加普通同学随礼,称个人不喜欢礼金习俗,从此以后不再遵从这个习俗了。根据当事人介绍,自己发布这条朋友圈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找自己随礼了。 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和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很多同学朋友很久都没有交集,突然结婚就让随礼,没有意义;也有观点认为这个社会讲究的就是人情世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交集了,礼尚往来还是值得推崇的。随礼文化,在当下引起了新的反思。 随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据说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曾发布了一个《教民榜文》,里面提及:平民百姓,有穷有富,婚丧嫁娶这类事情每家都会遇到,以后遇到此事,大家应该互相救济。可见,随礼最初是一种充满温情的互相帮助。但是如今,这种“帮助”好像变了味道。 随礼总是和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寿宴,嫁娶,升学等大事小事都要随礼,随礼成了维护关系的一种方式,甚至是唯一的方式。礼随得好,才能表示尊重,人们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不随礼或者随礼不对等,那可能还会反目成仇。面对一些不是很熟的亲朋好友,内心可能不太愿意随礼,但是不随又怕关系破裂,某天也可能需要人家的帮助。并且为了方便省事,钱就变成了“礼”的载体,甚至成了“礼”和“人际关系”的衡量准则。人可以不到场,但是钱要到账。随得钱越多,那表示我们关系越好,你越重视我;随的钱少,表明你很敷衍,不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礼金的数额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经济负担。随礼越来越缺乏温度,仅仅成为了维持社交关系的一种方式。 看似“反骨”的拒绝随礼行为,实际上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以及对个人价值观的坚守。社会不断发展,年轻人不再被传统的“人情文化”束缚,许多年轻人开始减少无用社交。与其花钱和时间与一些人保持微弱的联系,不如果断断掉这种不健康且不情愿的联系,让自己轻松一点。他们更加注重交友的质量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数量。并且“断亲现象”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已经很少和亲戚来往,不再像父辈一样依靠“人情”社交网络来获取资源。没有温度的随礼一方面感受不到交往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会加大自己的经济负担。这种“无效社交”没有多少意义,这种“礼”不随也罢。 随礼应该是表达祝福与温情的方式而不是维护虚假“人情文化”的手段。表达祝福本身是没有错的,对于很亲近的人大家还是很愿意提供真诚的祝福以及经济上的支持。需要被改变的是被“异化”的社会风气,以及想要通过用金钱来维持社会关系的观念。“礼”重在诚意,不是形式也不是钱的多少。礼金也应该根据随礼人自身的实际情况,自愿适当随礼。人情重在情谊,情重,礼才重。这样,我们的传统习俗的精华才能被更好的保留,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