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城市
+今日生活首页
 
 
古镇改造 百年古蜡梅困于废墟 何去何从?
2024-02-21 09:34:39 杭州网

因为小镇老城区改造,一棵百年蜡梅困在一片废墟中近两年!昨天,72岁的沈奶奶打来求助电话,希望我们能为陪伴了她家族几代人的古蜡梅找到新的去处。

“古蜡梅没人管,很揪心,我时常晚上睡不着。”沈奶奶是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人,如今与女儿住在杭州。两年前,小镇老城区启动改造,沈奶奶家的古蜡梅在家人的保护下虽没有被铲掉,但至今不知何处是它的归宿。“生长环境很恶劣,也没人照料管理,这棵古蜡梅未来又能去哪里?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古蜡梅的命运,经常让沈奶奶心神不宁

这株古蜡梅能不能安然存活下去,成了压在沈奶奶心头的一件大事。

沈奶奶说,她老家所在镇子的老城区属于整体改造,房子不得不拆,但院子里的古蜡梅是她家族的“传家宝”,如果不能原地保护,她想捐给国家,让它在另外的地方继续生长开花。

“我有时候想着想着就睡不着,有时候又会梦见它突然不见了。”沈奶奶说,“我不知道政府接下去的规划是什么,如今困在那里,我担心环境太恶劣会导致它死了,也担心会不会有人偷,还担心施工队某天突然把它给铲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时间一长,沈奶奶愈加感觉惴惴不安。

“有人跟我说,古树不能轻易挪,容易死。如果它能在原址被保护起来,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沈奶奶问,“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

两层小楼高的古蜡梅这个冬天花开一树

驱车从杭长高速泗安枢纽下来,便是沈奶奶的老家泗安镇。

向东驶过一片新区后进入老城区,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沈奶奶老家位于老城区的中心,四周的房子也拆得七零八落。或许是工程停滞太久,砖墙土堆之上,杂草丛生。在废墟深处的一角,就是沈奶奶说的古蜡梅,有近两层小楼高。蜡梅是灌木,多发枝丫,这株古蜡梅有十多枝,其中三枝主枝丫的粗壮程度,已超过成年男子的手臂,还有两三枝粗细犹如孩童的手臂。

尚未靠近这株古蜡梅,就能嗅到隐约的清香。“试问清芳谁第一,蜡梅花冠百花香。”这是宋人潘良贵对蜡梅的赞颂。这株古蜡梅一树的花,虽已谢幕,但色枯形不萎,花朵依然挺立在枝头,偶尔还能有一两朵澄净的黄突然跃入眼帘。花香虽只是残留之气,却也沁人心脾。

“腊月是它的盛花期,这一树花开的时候真是太美了,纯净透明的黄色,很香。”沈奶奶的亲戚孙先生听说我们要来帮助古蜡梅,十分开心,“这么老的蜡梅我们镇上肯定没有第二棵,我在县里其他地方也没见到过。你们看看这里环境多恶劣,就这样今年还开了这么多花。”

陪伴几代人成长的蜡梅见证过烽火岁月

这棵蜡梅到底有多少岁了?沈奶奶也说不清,但“肯定超过百年了”。

“我小时候,外婆就跟我说这是一株古蜡梅,有上百年的历史,品种是素心蜡梅,较为名贵。”如今,沈奶奶自己也做了外婆。

据她回忆,在她小的时候,这株蜡梅就生长在家中庭院的东南角。蜡梅是丛生的,拥有自己的一方园地,蜡梅树旁还有一株芭蕉、一株黄木香。“那时候几个小孩子伸开手臂连在一起才能合围这一丛蜡梅树。”沈奶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里的房子前后修过两次,因为人口越来越多,不得不挖掉了部分蜡梅树。“现在想来真不应该,但当年条件不好,保护意识也缺乏,如今你们看到的连当年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在沈奶奶眼中,这棵蜡梅不仅是家族传承的见证,也是老镇历史的见证。“1937年日军攻陷长兴县的时候,泗安镇曾被烧毁殆尽。”沈奶奶说,家族的房子就是在那一次被夷为了平地,但园子里的这棵老蜡梅却在烽火岁月中挺了下来。

“听说整个老镇的改造是为了要重塑泗安作为隋代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沈奶奶期待地问,“那么,这样的古蜡梅是不是也是古镇历史的一部分?”

古蜡梅能否寻得安身之所?

在上海的奉贤区南桥镇有一棵著名的“江南第一梅”,也是一棵素心蜡梅,已有160多岁。上世纪80年代,这棵古蜡梅被列为“上海市古树名木之最”。

根据有关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杭州植物园高级工程师胡中看了沈奶奶家的这棵古蜡梅的照片后说,尽管在废墟中,却有着可敬的生命力。

胡中说,素心蜡梅的确是蜡梅中一个比较好的品种,这棵树算得上是比较大的蜡梅了。如果花的色、香、形俱佳,则能算得上佳品。

据胡中介绍,杭州植物园目前有1200多棵蜡梅,百年以上的古蜡梅也仅7棵。

类似的案例在上海浦东也有。2022年1月,浦东·古蜡梅园开园,“镇园之宝”是园内一棵经鉴定树龄为100岁的古蜡梅。这株古蜡梅原本生长在居民楼房的后院,也是一户人家几代人的“传家宝”。后当地动迁,为了原地保护这棵古蜡梅,将所在地块调整成了古树保护区,并建了一个蜡梅园。

“拆与建”“古与今”……如何处理好城乡改造开发过程中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传承,始终是发展的“关键”。也许一棵古蜡梅的价值并不显赫,但城镇的乡愁记忆能否与建设发展相得益彰?

沈奶奶家的古蜡梅何去何从?我们持续关注。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雀屏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