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在眼前,龙年春节也差不多快过完了,堆积起来的“年货”该如何处理,成为了近期困扰不少市民的难题。这些自己吃不了、用不上,丢弃又觉得可惜的物品,让不少人动起了转卖的念头。 网上出售、线下交易…… 年货转让方式多种多样 “90后”杭州姑娘小叶便是年货转卖大军中的一份子,这已经是她第三年这样干了,今年她的转卖显得轻车熟路,“我之前就有在网上卖过,年过完了,能够把不需要的东西出手掉,互通有无还是挺好的”。 她告诉记者,自己前几天在小红书上挂上了还未开封的三个坚果礼盒,出手的非常顺利,现在只剩下一份还没出手。在她看来,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价格标得比较低,所以有购买意愿的人也比较多,“这个礼包原本是准备过年送人的,原价网上要卖298。因为一些意外没送出去只能囤在手里,现在我用198元一个的价位出手,算是双赢的局面。他们拿了实惠,我还能回点血。” 和小叶一样,在杭州工作的小伙小徐也选择在网上转卖年货礼品,他将自己在公司年会上抽到的多功能煎烤机挂上了闲鱼。用他的话说,家里也不缺这个东西,自己也用不上,卖掉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记者登录闲鱼平台搜索“二手年货”“年货”等词条,能看见不少人正在转售年货。滋补品、茶叶、食品、电器、化妆品等等,种类繁多的年货都挂在交易界面等待选购。除了专业的二手商品平台外,不少社交平台也充当起了临时的“商铺”,小红书、微博、抖音……到处都能看到用户们转售年货的身影。 除了网络上的随机出售,转卖年货还有另一种“玩法”——即将用不上的年货挂在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里。相较于面对整个互联网的“大海捞针”,这种方式更加私密,杭州市民林女士便是其中的“行家”。“我们小区有一个业主群,这两天就有不少人在里面出售年货,一旦有看上的就可以通过私聊确定。我今年就买了一盒礼盒包装的费列罗巧克力,因为对面急着出手,算起来单价比自己去买还要便宜点。” 她表示,和网络平台相比,这种渠道出手的年货一般以食品、保健品之类的消费品为主,基本上到最后都会线下当面交易。因为面对的客户都比较固定,甚至可能都互相认识,因此相对来说也比较放心。 交易火热的背后纠纷多发 维权不易还需多加小心 不过,二手年货交易虽然红火,但也存在着不少“交易陷阱”需要注意和规避。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搜索相关话题,很容易看到很多用户的吐槽,其中不乏数千点赞的文章。而在抖音上,也不乏类似的抱怨。稍加翻阅就能看到,无论是卖家或买家,都有可能会遇上不愉快甚至是诈骗。 杭州小伙阿云之前便遇到过这种情况,据他回忆,自己当时就因此亏损了不少。“我去年在网上卖年货的时候,就被人骗了。当时是出手了一张200元的大润发超市购物卡,因为没经验,从抖音上面找的买家。我先把卡寄了出去,结果到收钱的时候,就联系不上对方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后续的出手颇为谨慎,基本上只卖能够线下见面的用户,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属于是“吃一堑长一智”。 “二手年货交易,属于二手交易的一种,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记者为此专程询问了浙江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夏谨言,她告诉记者,二手年货售卖最大的风险在于,一旦出现纠纷,维权的难度和成本都极高。特别是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私聊互相联系的,能否顺利交易完全是未知数。 她建议有此类想法的市民朋友,最好能够通过靠谱的二手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样至少可以确保买卖双方的身份信息,交易过程也会留下记录,这会有助于降低交易风险。同时,她也表示,在交易时,最好能够约定好当出现纠纷或质量问题时的处理方式、责任分配,在发货、交货时也应当仔细检查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