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饮食
网红餐饮店排队火爆,是人气还是泡沫?
发布时间:2024-04-04 09:43:57

E

除了这些外

还有网红店铺被指“饥饿营销”

所谓“饥饿营销”,是指商家有意降低产量,以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的销售策略。不少网红餐饮店,就深陷“饥饿营销”的争议。

例如进京的网红瑞士卷品牌the Roll'ING,在互联网上,不乏网友对它们出餐速度的批评。有消费者评价道:“饥饿营销做到极致的一个店,员工在玻璃柜台里各种‘磨洋工’,能一分钟搞定的绝对不少于10分钟。切块、挤花、筛粉、装盒几乎都在慢动作进行。”

而在杭州的网红店,同样脱离不了同样的争议。就比如一度爆火的网红烘焙品牌汪保来,在之前的优惠活动中,也被杭州消费者们狠狠“吐槽”:“我们自从买了以后就没看到过泡芙的影子!中午去那是永远都没有的!问了说要下午两三点,下午两点去,去之前还打了电话,果然又改口说下午5点才有!这泡芙真的是比限量版还限量了,我们连个影子都没看到,难不成我买你一盒泡芙我还要在店门口守一天吗?”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这样的“套路”很好理解——人们对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执念,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当商品限时限量限购时,消费者就会加深对其印象,总想尽早买到它。网红店铺营造出一种供不应求、机遇难得的假象,反而会让消费者对其越发挂念。一方面是商家主动制约的出餐速度,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们的翘首以盼,最终反馈在现实里的便是排成长队的人流。

但这份看似完美的手段,实际上却也有着潜在的风险。

有部分餐饮行业从业者表示,“饥饿营销”是吸引消费者关注,增强消费欲望的有效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带来可观效益,但这毕竟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把握住“度”,不然营销过头了引起消费者反感,那就只会得不偿失。

而在另一部分专业人士看来,“饥饿营销”作为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没有产品的稀缺性作为保证,没有产品的创新性作为支撑,那么“饥饿营销”就可能涉及消费欺诈。

F

排队的背后

是人气,也是泡沫

无论是“NEED”,或者是“哥老官”“蚂蚁洞”,它们都不是第一批红到排长队的网红餐饮,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批。

早在2013年,在杭州开出门店的彻思叔叔,便开出了排队等候的先河,最夸张的时候,顾客要排上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一个起司蛋糕。而在其后,无论是 “黄太吉”还是“答案茶”都一度引发过排队购买的风潮。

而在热度过后,这些曾经人气爆棚的产品和店铺,却又像浪花激起的泡沫般消失不见——彻思叔叔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黄太吉”用了4年时间从 “要做中国的麦当劳”走向衰亡,而“答案茶”也早就让位于新一代的网红茶饮产品。

有那么一种说法,网红餐饮店的本体生活在网络空间里,而线下店只是它本体的镜像。网红店的营销本质,是通过线上种草、社交裂变、精准分发,突破原有的线下店铺覆盖范围,突破传统餐饮行业的坪效等物理限制。核心还是对社交媒体下的人心的精准把握:打卡就是时尚,排队就是潮流。

就像人民日报的评价,“网红店不是在消费,而是在社交”。不管是茶、蛋糕或是餐厅,排队现象并非单纯源于食物本身的美味。可以说,网红店的排长队只是在搞噱头,是多种社会心理、市场营销手段以及消费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让很多人带着“不能错过”的心态而来。这样的群体心态,让对商品的消费成了对流量的消费、对心理的消费、对社交的消费,原本最关键的产品品质却退居其次。

或许,正如部分业内人士所言,纵观网红店的发展史,网红店的更新换代,也是一部餐饮“消费升级”的缩略史。从比装修到做文化,从讲故事到拼创意,从搞噱头到持续创新。

从始至终,它们的宿命只有两种:要么,制造泡沫,在火爆排队后猝然消失,如黄太吉;要么,内外兼修抓住品质和服务,卸下“网红”标签,实现真正落地。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顾帅辰 文/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