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别人眼里的“破烂”,他们当做“宝贝”,警惕“囤积障碍”
发布时间:2024-07-06 08:13:53

指导专家 汪永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 主任医师 心理学博士

“打包用完的盒子留着”

“网购衣服的包装袋留着”

“纸箱子压扁了放在那”

……

这留着,那留着,没想到这些看着出自妈妈辈、奶奶辈的话,居然有一天也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近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冲上热搜,大家纷纷晒出自己收藏的奶茶袋子,其中各种牌子,各种样式,应有尽有。其中有网友热评:原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攒的“宝贝”,从质疑长辈、理解长辈,到最后成为、甚至超越长辈。勤俭节约终是深刻印在国人的DNA里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汪永光表示,实际上“囤积癖好”代表着收藏者的鲜明个性和审美偏好,也是一些人满足感和安全感的来源。并且个体还可以通过与具有同样兴趣的群体进行互动,来满足社会认同需求。“万一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呢”,往往就是这样的心理推动着我们去攒“破烂”。我们对物品价值的认知,以及“惋惜”心理的共同作用,不禁让柜子里的“破烂”越来越多。

“终究活成了妈妈的样子” 年轻人捡破烂意识觉醒

事实上,“爱囤东西”这个主题并不新鲜。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些舍不得扔东西的长辈,于是家里总会存在一些“隐秘的角落”。其中塑料袋从他们积攒的无数“破烂儿”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C”位。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塑料袋、编织袋,大袋套中袋、中袋套小袋,重重叠叠,被他们胡乱地塞进犄角旮旯,例如冰箱缝里、柜子侧面等,甚至有些手巧的长辈还会把塑料袋叠成三角形,既美观又方便取用。

另外,旧衣服裁剪好当抹布,擦脸毛巾用旧了也不耽误擦脚;铁盒留着放针线、布头;罐头瓶作水杯,奶粉瓶当糖罐,药瓶成了调料罐,油桶里面装大米……长辈们总是能将一些无用的东西重新改装,化腐朽为神奇。

如今,重新拾起“破烂儿”的年轻人,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架势。其中不乏奶茶袋重度爱好者,他们将花里胡哨的奶茶袋子整整齐齐码在一起,尤其是和品牌联名的限定限时的袋子,更是首要收藏的“对象”,天官赐福、海绵宝宝、光与夜之恋……每一个限定的袋子都是自己的心头好。

还有些文艺青年,把电影票根、景区门票分门别类放在收藏册;更有爱鞋人士不舍鞋盒,一个一个摞得齐人高。除了这些尚在正常范围内的“藏品”,有的则已稍许离谱:商品标签、衣服吊牌、糖纸、泡面盖子、奶茶杯子……在社交平台的分享中,可以说,只有大家想不到的,没有年轻人囤不了的。

“捡破烂”是为了留下生活的痕迹

总爱吐槽父母“捡破烂”的年轻人,怎么也活成了同父母一样的“收藏艺术家”?其中“实用主义”击中了不少人的命门。“虽然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派上用场,先攒着肯定错不了”,家里就这样慢慢多出了不少东西:质量好、颜值高的购物纸袋,送朋友礼物时正好用上;外卖多送的一次性餐具,家里来客时就少了收拾的烦恼;电子产品的包装盒简约大方,“爆改”一下就是全新的收纳盒。

虽然大多数时候,被遗忘可能是这些物件更普遍的命运。比如,留了一抽屉家用产品说明书,机器故障时却习惯线上求助;旅游景区买的雨衣,带回家准备应急,却常年压箱底。以备不时之需的“时”似乎总是难觅,但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正在通过这种习得的省俭,慢慢建构自己生活的秩序。只不过,日积月累的分量,难免让人在搬家时怀疑人生。

除了“图实用”外, 年轻人可能更多是为了留下“生活的痕迹”。学生时代攒起来墨水用尽的笔芯,满满当当的笔筒,就是努力过、拼搏过的最好见证;奶茶店、咖啡店的联名款纸袋、杯套,连同“快乐水”一起,构成生活的“小确幸”;电影票、景点的门票甚至一顿餐食的消费小票,都定格了与友人、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也留下了好好生活的证据。

凡事适可而止 严重的囤积是一种病

可凡事过犹不及,汪永光介绍,虽然储藏东西的行为很常见,但如果积攒的物品大量堆放在居住空间,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起居。特别是囤积那种价值和功能都甚微的物品,会对环境卫生和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曾接诊过一位29岁患者小李(化名),她的房间从地面到房顶基本没有富余的空间,到处都无序而杂乱地被堆满。衣服和生活必需品自不必说,单单是鞋子收纳盒就挡住了一整面墙,整个房间都处于一种‘满溢到爆炸’的状态。可她却从来不扔东西,连点外卖用过的快餐盒都会洗一下摞在厨房里,更过分的是她还会往家里‘捡’东西,例如没人要的旧报纸,塑料袋等。而她捡东西并不是为了有什么用,单是拿回家她就觉得很满足。最终小李被诊断为囤积障碍。”汪永光说。

和大多数人类行为一样,收集或者储藏物品的行为表现也可以从正常的适应性行为过渡到病态的行为障碍,过度的囤积行为就称为囤积障碍。

汪永光认为,囤积障碍是一种每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的精神心理疾病,在早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显现,而且其严重程度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囤积障碍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改变,将研究群体扩大到普通人群中,得出的发病率在2%-5%之间。

囤积障碍认知方面的显著特点是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信念,不能够控制囤积行为,且难以觉察囤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并对囤积行为进行控制。

“通过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能够有效缓解囤积障碍患者伴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一定程度上减轻囤积行为,但目前对该疾病本身的药物治疗研究还比较少,且药物疗法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需要谨慎应用。综合治疗则是心理干预和药物疗法的结合,强调以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辅以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疗效。”汪永光说。

最后,汪永光提醒,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如果家人出现了不正常的囤积倾向,尽早关注,及时就诊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已经出现囤积行为的家人,需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沟通,简单粗暴地强制“断舍离”不可取。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李彬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