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今日生活 > 资讯
杭州余护士长的儿子今年考上清华,她低调回应“同事孩子去年是全省第9名!”医护人员培养娃有啥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4-07-28 09:37:23

教师家庭盛产学霸?日前,记者在朋友圈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老师的孩子似乎普遍都是“学霸”,晒出的录取通知书基本来自各大名校。

“我感觉医生家庭更盛产学霸!”一位妈妈跟记者说,市一医院今年有个护士长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去年有个医生的孩子高考考到了全省前十……每年都能听到医生孩子考上名校的消息。

另一位妈妈也说,有一位医生朋友晒出孩子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的喜报后谦虚地说,“儿子的成绩自己还满意,我们医院有几个医生的孩子成绩更好,有两位保送去了北大。”

医护人员真的更会培养学霸吗?他们在育儿方面有啥不一样的呢?记者联系采访了其中几位家长。

从幼儿园开始数学启蒙

小学养成7点前完成作业的习惯

杭州市一医院城北内镜中心的余护士长,今年儿子高考考了699分,上周末刚刚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孩子爸爸邀功说是他从小给儿子数学启蒙得好。”她说,儿子从小就比较喜欢数学,这点可能是遗传爸爸的,爸爸在高中时代也参加过物理竞赛、数学竞赛。

孩子的爸爸并不是医生,而是学计算机的,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喜欢在家里的小黑板上给他出一些数学应用题,每天两三道题,一直坚持到小学。

“可能儿子在数学上确实一点就能通,他爸爸就也越教越更来劲。”余妈妈说,自己在医院上班很忙,经常晚上要值班,辅导作业的事大多是靠爸爸,她更多的是给孩子做好计划。

“每个孩子都是爱玩的,我儿子小时候也一样。”余妈妈说,儿子从幼儿园大班学钢琴、书法开始,她就没有因为小伙伴约一起出去玩,而给儿子请过假,“就是让他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她在小学阶段就重点养成了儿子的学习习惯——学校布置的作业必须晚上7点前完成,“形成习惯后,就不用再操心他作业了,他出去参加同学生日宴,也会先把作业拿出来写完。”

做完学校作业后,晚上还有2个小时时间可以用来做儿子喜欢的奥数题、练琴等,还有半小时的亲子聊天时间。

现在回过去想,余妈妈觉得自己从小对儿子的阅读培养还是少了点,“语文修养不是靠刷题能刷出来的,还是要靠从小积累,我们高考语文只有123分,真正的高手一般都是130分以上,如果我们语文再提高5分,总分就进入全省前100名了。”她说,同事的孩子去年高考成绩是全省第9名。

儿子住校,老爸住宾馆

每晚到校门口跟儿子聊天

余妈妈的同事——市一医院麻醉科的程医生,儿子去年高考考了712分,位列全省第九名。

“有点超常发挥。”程医生说,这可能和自己一直给儿子解压,让他更有松弛感有关系。

去年儿子高考时,他做了一件被同事“取笑”的事,儿子高考三天明明是住校的,他一个人在学校附近的宾馆住了三天,“很多同事觉得我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但我觉得这是我对儿子的一种心理上的支持。”

高考期间,有的孩子选择回家住,有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在考点附近的宾馆住,“儿子的考点就在自己学校,他选择像往常一样住校,保持和平常一样的作息,我觉得也蛮好的,有助于减少意外的因素。”而程医生住进了学校附近的宾馆,就是要告诉儿子“我就在你身边,如果你有任何事,我几分钟就能赶到”。

每天晚上,他会到学校门口和儿子见面半小时,“除了聊聊天,也会给儿子手机,让他玩一会儿游戏。”他说,自己这样的做法不一定值得推广,从儿子的个案来说,解压效果不错。

作为麻醉医生,他说,自己上班时也很紧张,也会遇到倾尽全力也无法抢救成功的无奈与悲伤。他一直保持着每天和儿子聊天来缓解彼此紧张与疲劳的这种方式。

“一时的考试胜败,和老爸医院里抢救生命的事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程医生从不避讳和儿子谈医院里自己抢救病人的过程,他觉得这更能提升儿子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能让儿子在心态上更松弛,“看似聊一些琐碎的事情,其实是让他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有时也会和他聊一聊同学,从中学到一些别人做得更好的地方。”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小时候说“爸爸你这个科室风险太大了”的儿子,从高中开始立志学医,并如愿考入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读。

儿子小程说:“爸爸和同事们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和精力去抢救危重病人,但有时候还是会有遗憾。这也说明了医学是一门科学,医生也不是神。这也是促使我去学医的一个理由,希望我未来可以为医学的某一个领域的发展做出一点点贡献。”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郭婧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