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中蕴含着顺应天时的养生智慧。为何炎炎夏日反而要多吃辛温的生姜?这与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密不可分。杭州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副主任徐炜表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体内(尤其是脾胃)反而相对虚寒。加上人们贪凉饮冷、长时间吹空调,更易导致“寒湿”之邪内侵。盛夏吃姜有助于驱内寒,助阳气。
徐炜进一步介绍,生姜有温中散寒的作用,能改善脾胃虚寒引起的胃冷痛、食欲差、腹胀等;还可发汗解表,缓解“空调病”初期的畏寒、头痛、恶心;也能温肺化饮,减轻受凉所致的咳嗽痰多;其含有的姜辣素等成分还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化解湿邪困脾引起的头身困重。
以下是姜的几种花样吃法:
子姜(嫩姜)
特点:夏季上市,水分足、纤维少、辣味柔和、口感脆嫩。
吃法:
1.爽口凉拌:切片或切丝,凉拌木耳、黄瓜、豆角等,加醋、糖、盐调味(如醋泡姜、糖醋仔姜),开胃解腻。
2.快火小炒:切丝或切片,与肉片、鸭肉、鸡胗等爆炒,去腥增香提鲜。
3.爽脆腌渍:用糖、醋、盐等腌制,制成酸甜爽脆的泡姜或糖姜片,佐粥、下饭佳品。
老姜(生姜)
特点:药性足,味道辛辣浓烈。
吃法:
1.温暖姜茶/姜汤:切片煮水(可加红糖),早晨饮用温胃散寒。亦可加入红枣、枸杞增强补益效果。
2.百搭调味:烹饪海鲜、肉类、汤羹、凉拌菜时切几片或拍碎加入,去腥膻、增风味、助消化。
3.姜汁妙用:榨汁,加入红糖水、柠檬水或作为调味料用于蘸料(姜汁海鲜)、凉拌菜、甜品(姜汁撞奶)。
4.熬制暖粥:煮粥时加入几片生姜,或加入姜末,温暖脾胃(如生姜大枣粥)。
干姜/姜粉
特点:药性更温燥,散寒力更强。
吃法:
1.调味增辛:做汤、炖肉、调制馅料时撒入少许姜粉。
2.方便冲饮:姜粉可直接用热水冲服(可加红糖),适合需要温里散寒者。
值得一提的是,脾胃虚寒、寒湿内盛、常吹空调、寒性体质、偶感风寒以及夏季食欲缺乏的人群,夏季可适当多吃姜。而阴虚火旺、实热重、患风热感冒或暑热、皮肤病急性发作、肝炎急性期、孕妇(需控制量)以及痔疮发作期的人群则要慎食或少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