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低质量碳水食物不利于健康?专家说:它可能比脂肪的伤害更大
2021-04-17 07:42:28 杭州网

日常生活中,只要提到“不健康饮食”,我们的脑中很快就会闪过炸鸡、汉堡、烧烤、饮料等高糖、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因此,但凡减肥人士,首先便要学会拒绝这些食品,改变饮食习惯。

然而,除了较好识别的高脂食品外,还有一类食物容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隐性的危害,那就是“低质量碳水”。日前,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常吃低质量碳水化合物会大幅增加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隐藏的“升糖高手”

“‘低质量碳水’指的是低质量碳水化合物食物,也就是血糖生成指数(GI)高的食物。简单来说,此类食物被食用后消化快、吸收率高,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浙江省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刘建芳告诉记者,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指标准定量下(一般为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h)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GI主要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

据了解,血糖生成指数(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处于55至70之间的为中GI食物,大于70为高GI食物。

“举例来说,我们吃的大米饭,GI为69.4,属于中GI食物;汤面条GI可高达81.5,白面包GI高达87.9,富强粉做的馒头GI为88.1……这些常被用来当做主食的食物,GI都不低。”刘建芳表示,一般来说,大多数水果、蔬菜、豆类和全麦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偏低,而白米精面的血糖生成指数都偏高;加工越精细、切碎磨成渣、烹调时间越长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就越高。

在家也能制作“低生糖指数”食物

那么,想要在日常饮食中有意识地“控糖”,又不确定所选的食材是不是“低质量碳水”食物时该如何做呢?刘建芳给大家支了几招,掌握这几个小窍门,你也可以在家自制低GI食物。

●“粗”粮不要细作

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出发,控制粮食碾磨的精细程度非常关键。以面包为例,白面包血糖生成指数为87.9,但掺入75%至80%大麦粒后的面包GI为34,想要控糖就可以用粗制粉或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精白面包。

●在厨房要“懒”点

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蔬菜也是一样,一般薯类、蔬菜等不要切得太小或成泥状。宁愿多嚼几下,肠道多运动,对控制血糖有利。

●多吃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有许多种,日常可直接买到的有魔芋。另外,多选用天然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竹笋等。木耳、菇类也是较好来源。

●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一般的小麦面条GI为81.6,强化蛋白质的意大利细面条的GI为37,加鸡蛋的小麦扁面条为55。典型的意大利通心粉用含蛋白质高的硬粒小麦颗粒粉制成,GI仅为46。饺子是北方常见食物,蛋白质、纤维含量高,也是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品。

●急火煮,少加水

食物的软硬、生烹、稀稠、颗粒大小对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都有影响。因此,除了营养治疗的特殊需要外,谷类煮熟必须经过长时间高温。而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多,易糊化就越好,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也就越高。

●吃点醋

食物经发酵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可使整个膳食的血糖生成指数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柠檬汁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高低搭配

高、中GI的食物与低GI的食物一起,可以制作一个中GI膳食。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苗露 通讯员 汤婕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