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四少两多”营养好 被称为春天的“菜王”你吃了吗?
2023-04-08 09:41:11 杭州网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破土而出的春笋最是肥嫩鲜美,爽脆可口。因其营养丰富,更被誉为春天的“菜王”。吃着它们,便能感受到春天最美妙的滋味。

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谈到蔬食之最美时,称山林中长出的春笋是蔬中第一品,因此,自古就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春笋以“四少两多”著称,营养价值高,糖分少、脂肪少、淀粉少、热量少,蛋白质多、植物纤维多,是一种低脂肪、低糖、低热量的食材。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钙、磷、铁、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师沈军介绍,笋是一味药食同源的食材。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利水爽胃的功效,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消渴烦热等症。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增强免疫,预防大肠癌等。

但沈军也提醒,过敏体质的人(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皮炎等)、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如患有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肝硬化、慢性肠炎等)、儿童以及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吃春笋,普通人也不宜多吃,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大概在3两左右,另外,一定要煮透再吃、细嚼慢咽。同时,切忌和海鱼同吃,以避免引发皮肤病。“如果是空腹,也要避免食用春笋,以减少其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并且,吃完春笋后尽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啤酒等。”

在食用方面,医生建议,笋可分部位食用,不同部位各具特色——越往上,笋尖上的肉越嫩,把其切成丁,和着蛋拌匀,放到油锅中两面煎,可做成“笋尖煎蛋”,也可作为肉丸、馅心的配料,清爽可口;中部笋节紧密,颜色偏嫩脆,适合切片或切丝,用来炒肉丝、腊肉或作为菜肴的配料;根部质地较老,可以用来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还可放在坛中经发酵制成霉笋,炖食后,别有风味。

食趣

枸杞春笋炒肉丝

[材料] 春笋、猪精肉各250克,枸杞30克,生姜、葱、油、食盐、味精、料酒适量。

[做法] 将猪肉、春笋洗净,一起切细丝,热油锅放生姜、葱煸香,下肉丝炒变色,再加笋丝、枸杞及其他调料炒熟即成。

[点评] 此膳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明目消痰,适合于虚劳精亏、肢体乏力、腰膝疼痛、视力下降、咳嗽多痰、面黄肌瘦等症。

春笋炒荠菜

[材料] 春笋250克、荠菜200克,姜、葱、味精、食盐、油、水淀粉适量。

[做法] 荠菜洗净,沸水稍焯用冷水冲凉,切成粗末,春笋切薄片。热油锅放姜葱煸香,入笋片略炒,加水煮笋汤,用盐和味精调味;烧沸后入荠菜末,拌匀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点评] 此膳可以清热利湿,适合腹胀便秘、咳嗽多痰等症。

春笋炖老鸭

[材料] 春笋、老鸭肉各250克,姜、盐、料酒适量。

[做法] 春笋切片放开水锅烫一下去涩味,老鸭洗净切大块,姜切片,一起放砂锅,加水大火烧开,入料酒,撇去浮沫,小火炖熟烂,用盐调味即成。

[点评] 此膳清毒热、补虚劳、爽胃肠,适合易上火、体质弱、胃口差、大便结、痔疮下血等症。

油焖笋

[材料] 春笋300克、生抽一勺、冰糖碎和油适量。

[做法] 春笋去根洗净,用刀拍散再切成段,锅内放少量油,大火烧热后下笋,炒至出水时改为中火,浇上生抽翻炒上色,大火收汁即可。

[点评] 可以清热化痰、利膈下气。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江晓微 通讯员 张弛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