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生鲜食品早该关“美颜”了
2023-07-27 15:09:37 杭州网

打开美颜滤镜,人能修去瑕疵,景能如梦似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平常所吃的肉类、蔬菜瓜果,商家同样能一键开启美颜。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

什么是“生鲜灯”?只要去农贸市场买过菜,都会注意到生鲜摊位上一排排泛着暖色红光的灯。“生鲜灯”打开时,即使是暗淡无光的猪肉,也能瞬间变得鲜润。而一旦关了“生鲜灯”,食品品质就立刻被“打回原形”,轻则色泽有差,重则变质变味。在各大购物平台上,一些深谙色彩搭配之道的商家还推出了适用于肉类、熟食、海鲜等不同种类食物的灯光,俨然一副把“照出新鲜感”贯彻到底的势头。

俗话说,“好卖相,才有好生意”。一些商家利用“生鲜灯”让商品看起来更有吸引力,以视觉刺激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总是免不了有商家借机“以次充好”,利用“生鲜灯”掩盖产品瑕疵。把一些品质不过关、不达标的商品混在其中,使尽“障眼法”,难免让消费者直呼“上当”。显然,这就有误导、欺骗消费者的嫌疑,甚至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虽然关于“生鲜灯”的吐槽由来已久,但它却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针对消费者被“生鲜灯”误导的纠纷和投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只能频发消费提示,指导消费者避开“生鲜灯”误区。如今,《办法》明确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不得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这是对民意的及时呼应,也是必要的制度堵漏,有了这一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便可依法纠偏,打破“生鲜灯”营造的美颜滤镜,让生鲜食品回归真实。也只有如此,消费者才能在不受干扰、不被迷惑的情况下作出消费选择,买到劣质食品的风险也大大降低。这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坚守。

从生鲜摊几乎“人手必备”,到如今被“明令禁止”,“生鲜灯”退出市场之旅想必并非易事。在《办法》的具体执行中,还须继续完善细节,尽可能不留“模棱两可”的角落,不让执法者为难,也不让摊贩迷惑。此外,“生鲜灯”整体而言造成的危害并不算大,执法时不妨多些讲解和规劝,引导商家自觉自主完成整改,关掉生鲜食品的“美颜”,亮出生鲜食品的“庐山真面目”。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刘晓庆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