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看一个厨师烧不烧得好杭州菜,老王会叫他烧三道菜。 一道糖醋排骨,看勾芡,醋用多少,糖用多少,十个有八个烧不好。 一道清炒莴笋,杭州人用薄芡,厚了鼻涕一样糊答答,薄了挂不住汁。莴笋勾芡得好,晶莹剔透。 一道红烧鱼尾巴,白条、白鲢、包头鱼,都可以烧,油炸过,酱油要控制好,多了黑,难看,炸出来要金黄金黄。 这三道菜烧好了,老王才会点头。 老王名叫王圣荣,杭城这么多做杭帮菜的老板里,资格算老的,他的店开在邮电路,名字很雅——别饮居。 一张菜单,三十年的功力 菜烧得鲜,分量大,价格也便宜 别饮居菜烧得好,新鲜,分量大,价格也便宜。除了水产类,别的菜基本都在50元以下。 现在的很多饭馆,一张菜单上都会有几个提高价格的菜,他家很奇怪,一个没有,一份梭子蟹炒年糕68元,一份有三只梭子蟹。 爆炒猪肝,做了勾芡,嫩中带粉,加了洋葱、青椒、茭白一起爆炒,带点甜口,透着青椒香。茭白与猪肝争嫩,杭州人看了直点头。 杭州卷鸡,能够名字前缀直接打杭州旗号的,说明是有身份的一道本地菜。 香菇茭白烧卷鸡,一口咬下去,卷鸡里的笋丝,拔丝拔出来,笋丝的脆嫩,腐皮的豆香,香菇的鲜香,在嘴里激荡。 很多杭州师傅会将笋干剪去老头,再撕成丝,腐皮润潮,去边筋。如此,每一段卷鸡入口都不会碰到硬物,纵享丝滑。 响油鳝丝,茭白丝,去骨鳝鱼丝,丝丝相扣,浓油赤酱上来,上面撒一大把葱花,懂吃的还会叫老板再拿碟白胡椒。吃之前,拿公筷拌一拌,胡椒粉真是灵魂。 虾皮小尖椒炒臭豆腐是招牌菜,这个和绍兴那种整块的臭豆腐不一样,是把臭豆腐搞碎,炒过,焦焦的、干干的,混合了虾皮的鲜香,尖椒不辣,反而脆甜。整体细细粒粒,适合拿勺子舀着吃。 这道臭豆腐没有很刺鼻的气味,虾皮的鲜在,气味不在,整个调味是杭州人喜欢的清淡平和。 别饮居鱼头,包头鱼鱼头红烧,加了几块老豆腐,颜色是浓油赤酱,鱼头很新鲜,对半剖开,先油炸,再酱烧,翻出鱼块,鱼皮鱼嘴吸满汤汁,鱼肉细嫩没有土腥气。“这个鱼头要嘟嘟嘟嘟炖进去,我们讲入味。”老王说。 他家菜单是一张很拎得清的菜单,菜就一页,每个菜可能会让你感觉到不舒服的地方都标注出来,配以说明,也把每个菜的优点标注出来,便于每个人自寻其味。这样一张菜单,三十年的功力。 年轻一代接班,搞点新意思 吃杭帮土菜,喝手冲咖啡 下午5点半,饭店里已经坐满了人,边上一对小情侣,早早就过来了,舒舒服服吃完走,花了一百零五块钱。“开到晚上9点,备料备到11点半,时间不够备不好的。”老王说。 别看如今的别饮居只有一百平方米不到,当年是邮电路上最大的酒楼,许多老杭州人都记得。 老王年轻辰光在龙翔桥卖水产,做了八年。后来又做了三年出租车。1993年,他盘下了吴山脚下的一家烧饼油条店。“当年是上城区商贸局要布局早餐店,我就去承包了一个烧饼油条店。这个牌子是新丰小吃旗下的,当时我装修好就给我用了。”老王回忆道。 别饮居开业那年,《新白娘子传奇》首次在电视上播出,万人空巷。算起来,别饮居和杭州的“澳毛头”“王大姐”这些餐厅是同时期的餐饮店。老王说,杭州很多餐饮店都是从当年的湖滨龙翔桥大排档发迹出来的。当年,湖滨一带的街巷最有杭州老底子的市井气息。买菜到龙翔桥,吃饭上天香楼,吃面去奎元馆,购物去解百,看电影到太平洋电影院,吃西餐到海丰,买书进外文书店。 别饮居在邮电路一开业,门口天天车水马龙。因为离西湖近,很多名人都来过,刘德华、任达华、孙悦、刘嘉玲……这些明星一般都是晚一点避开客人低调过来。 “餐饮人工很大,我这么小一个店,40平方米,要12个人来对付。当年有180个员工,工作餐都要开18桌。” 老王说道。 想多聊会儿,老王指指吧台正在做手冲咖啡的儿子王磊,“你找我儿子好了,现在都他接班了。” 儿子接班做了件很有性格的事,给每桌客人送一份手冲咖啡。吃杭帮土菜,喝手冲咖啡,也是一景。收银台就是他的手冲吧台,背后的柜子里塞了不少豆子,一整套手冲设备还是专业的。只送不卖的手冲咖啡,这么多杭帮菜馆子里独一份,也是一家三十年老饭馆年轻二代接班的一个新宣言。 如今,老王已经半隐退。晚上8点半,店里空下来以后,老王会去菜场给自己搞几个菜,喝点酒。别饮居就是这样一家邻里饭馆,东西新鲜,烧得地道,价格便宜,也许就是因为太家常,它没有像其他几家杭帮菜馆一样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翻红,但却一直被附近的食客惦记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