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成人小饭桌”风行之后,年轻人又盯上了社区食堂。 社区食堂一度被称为老年食堂,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社区食堂的饭菜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其忠实消费者。 10月底,石家庄新开业的一家国营社区大食堂引发热议。据报道,这家社区大食堂“5元吃饱,9元吃好”,自10月初试营业以来,已接待和服务顾客2万多人次,深得当地民心。 年轻人爱上“社区食堂” 近年来,社区食堂成了年轻人的“真香”食堂,上海、杭州、成都、苏州等各个城市相继出现了很多社区食堂。有些社区食堂一改往日老旧装修,加入了咖啡店、图书馆等,使得来吃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俨然成为网红餐饮店。 比如上个月光明食品集团在上海开出了一家名为“光明城市厨房”的社区食堂,不仅装修清新,价格还非常实惠,均价不超过20元,最便宜的菜品仅5元,还带有烘焙、点心、咖啡、超市等,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晚上有的时候来不及烧饭,也会带孩子在这儿吃,烧一顿大荤还要几十块钱,在这边20块钱左右就能搞定。”家住杭州某小区的蔡女士告诉记者。价格实惠是吸引很多食客前往的主要原因。 随着就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些老年人多了几分担忧,社区食堂场地规模有限,年轻人的进入会不会挤占了他们的空间?但如果只提供老年人就餐服务,社区食堂也会面临运营困境。 “社区食堂”面临运营困境 现在各地开业的社区食堂,大部分采用的是由“政府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入第三方运营”的模式。开设社区食堂的第三方经营者,往往能享受一定的政策补贴与租金减免。 尽管享受了政策补贴,但却频频出现倒闭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了一些地方的社区食堂陆续停业的情况,原因包括经营不善、客流量不足等。 《半月谈》也报道称,第一批社区食堂已经出现亏损,并因经营困难而不得不停止运营。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博主提到了身边一些社区食堂关门的情况。 目前还在运营的社区食堂中实现大幅盈利的情况并不多,比较好的情况也只是微利。 社区食堂规模不大,运营成本却不低,加上利润并不高,仅靠“吃补贴”维持不了日常经营。长此以往,社区食堂将难以为继。 社区食堂的存在,能够让居民在家门口“吃好饭”。它具有公益属性,但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倾听社会与居民的意见,考虑受众规模、年龄层次等,根据社区特征去制定运营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