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清淡饮食”≠喝粥吃素 忌重口、少油盐糖才是正解 营养师提醒:冬季饮食,除了进补更要防寒
2023-12-30 08:44:42 杭州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也渐渐发生了改变,清淡饮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对于清淡饮食,有人认为是吃素、喝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听听浙江省中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金怡丹的科普。

“清淡饮食”到底指什么?

日常饮食要吃得“杂”

70岁的许大伯(化名)刚做完直肠癌手术。术后,他谨遵医生“清淡饮食”的叮嘱,连续一个月三餐都是白粥配青菜,结果刀口愈合不良,还整天无精打采。家人担心许大伯的身体,连忙将其送至金怡丹的门诊治疗。

金怡丹为许大伯进行了检查,报告结果提示他患有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还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最终,在金怡丹的耐心指导下,许大伯终于学会了真正的“清淡饮食”,身体状况也日渐好转。

“很多人听到‘清淡饮食’就以为只能与美食绝缘,这就陷入了误区。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特别是术后患者以及疾病康复期人群,更加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帮助恢复伤口,弥补被疾病额外损耗的能量。绝对不可因为‘清淡饮食’而鱼肉不沾,长此以往,还会出现贫血、微量元素缺乏、肌少症等。”

那“清淡饮食”到底指什么?金怡丹介绍,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人体的七大基本元素,缺少任何一类物质的摄入或者摄入比例失调都会导致人体健康出现问题。“‘清淡饮食’主要指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高油的食物,以及在烹饪过程中对油、盐和糖有一定的控制,并不是单一的食材配上单一的烹饪方式,而是合理运用各种食材,使用健康的烹饪方式搭配出丰富的一日三餐。”

除此之外,日常饮食还要注意控油、控盐、控糖,在餐食上尝试“颜色丰富,种类多样,适度适量”的搭配,例如木耳山药排骨汤、番茄炒蛋、生菜焯水、杂粮饭等,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

冬季这样吃,滋补又养生

“酱货”好吃,可别贪嘴

进入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冬季饮食宜温润滋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寒冷所带来的身体不适。

金怡丹表示,冬季大家可以适当增加“三肉”的摄入:羊肉、牛肉、鸡肉。

中医认为,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等作用。“元阳”相当于人体的一个火源,能够给身体补足能量,所以羊肉是很好的冬日滋补食材。

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的说法。黄芪被誉为“补气诸药之最”,因此,牛肉作为“肉中黄芪”,补气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觑。牛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6等,在冬日吃牛肉,是个不错的选择。

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而且鸡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冬日里人们容易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的人可以选择鸡肉进补。

冬季除了补,更要防寒。寒性食物伤脾胃,有些食物不太适合冬季吃,例如西瓜、柿子、柚子等,这些食物偏寒凉,食用后会使脾胃受寒,影响消化功能。“尤其是老年人,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一日三餐的定时、定量、定点。消化功能较弱的老人,可以少量多餐,但食物务必要煮熟、趁热吃,不能因为冬季温度偏低,食物易保存就常吃隔夜菜。”金怡丹提醒。

腊月将至,杭州人的冬天往往从腊味开始。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酱货和腊肉,这些被时间“沉淀”过的美食,往往令人魂牵梦绕。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金怡丹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酱货腊味的风干保存条件是否合格,有没有出现变质现象,蒸熟后尽量一餐吃完。酱货腊味的含盐量相对较高,食用时注意一次不要吃太多,且不能吃得太频繁,尤其是“三高”、肠胃功能较弱、肾脏疾病人群,一定要浅尝辄止。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陈岩明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