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饮食
+今日生活首页
 
 
餐桌上的“C位”美食,吃多了竟有这些危害
2024-02-03 10:01:11 杭州网

春节临近,谨防暴饮暴食让肠胃添负担

最近临近春节,杭州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道“霸榜”食物——年糕。除了糯叽叽的口感,年糕还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因为年糕一次性会做许多,浸泡在水里慢慢吃,所以也有不少人在网上“吐槽”:炒年糕、汤年糕、炸年糕……每天变着花样吃年糕,根本吃不完!

年糕是由黏性很大的米粉做成,吃多了会出现腹胀、积食等肠胃不适的症状。同时,临近春节,餐桌上总少不了大鱼大肉,油腻的食物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如何科学饮食,轻松健康过新年,一起来听听浙江省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黄立权的建议。

年糕虽好吃,也要控制量

积食会影响脾胃功能

近日,5岁的贝贝(化名)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黄立权的门诊。“黄主任,贝贝最近不知怎么了,吃饭时总说没胃口,嘴巴上还长了口疮。”黄立权仔细为贝贝进行检查,发现他舌尖红,苔薄黄腻,脉浮滑,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询问了妈妈,才得知贝贝日常爱吃肉食,近日又频繁吃年糕,导致食物积滞中焦,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出现腹胀、挑食、食欲不振等症状。

“日常要保持饮食规律,减少高热卡、高奶油、糯米类等食物的进食,注重荤素搭配。”黄立权叮嘱贝贝妈妈的同时,还开了保和丸加石膏、知母等消食清火的药材,服用了一段时间后,贝贝的积食症状逐渐缓解。

黄立权介绍,积食是指食物在胃肠道内滞留过久,无法正常消化和排泄,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引起的。中医称为“食积”“积滞”“胃痞病”等,属九积之一。发病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胃强脾弱、肝胃(脾)不和等原因引起的食滞不消,日久成积。

“最近是吃年糕的时节,但糯米类的食物比较黏滞,脾胃功能弱的人群不容易消化,过食后常见的症状是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甚者失眠、烦躁等。建议消化功能弱的人群少食黏滞、油腻食物,同时日常要养好脾胃功能。”

大饱口福的同时

更要重视科学饮食

春节来临,走亲访友时难免会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狂吃海喝、作息混乱状况里。黄立权表示,大量饮酒或暴饮暴食,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食积。想要轻松过新年的朋友,要做好以下几点——

适量饮食:吃饭控制在7-8分饱,控制量和时间,少量多餐进食,不要短时间内进食太多,避免过量饮酒。

健脾养胃:多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能刺激肠道蠕动,润肠通便。只有脾胃功能强大才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健康饮食:老人不空腹喝牛奶,减少粗粮、糯米、番薯、玉米以及奶油制品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三餐的荤素搭配比为4∶6,不建议以粗粮为主食。

若不小心吃多了,腹胀难受该如何缓解?黄立权介绍,积食症状较轻,可通过适量运动、腹部按摩、饮用促消化的茶饮来缓解;若规律饮食后异常症状还未缓解,甚至出现失眠、焦躁等现象,建议及时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切忌擅自乱服药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选择也更多样化,若把握不好度,很容易出现积食的现象。”黄立权表示,临近过年,浙江省中医院特别推出了两款促消化、解酒醒酒的茶饮方,分别为健脾消食方和醒神解酒方。健脾消食方以《医方集解》的健脾丸化裁,主要由山楂、麦芽、神曲等中药材组成,具有健脾醒胃、消食导滞的功效;醒神解酒方以《脾胃论》的葛花解酲汤化裁,由葛花、干姜、陈皮、枸杞等中药材组成,可缓解饮酒后的烦热口渴、呕逆吐酸等症状。

不过,黄立权提醒大家,春节期间在享受口福盛宴的同时,更要重视科学合理饮食,加强自我保健意识,轻松愉快过大年。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歆 通讯员 陈岩明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