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红雪糕“钟薛高”再次引发关注。在某购物平台,目前“钟薛高”雪糕的销售价格已至低位,其中临期产品甚至低至2.5元一支,从最高超过60元一支到如今这价格,很多人都在指责“钟薛高”心太黑,而自己被收割了智商税。
不少消费者表示,没想到“钟薛高”的利润空间如此之高,而根据职业打假人王海测评团队的数据,“钟薛高”的成本价只有1.31元,即使降到2.5元,其利润空间还是很高。 但因此就直呼“钟薛高不仅刺客,还在欺客”,这样的认识也不尽客观,王海团队测评的成本数据也可能指的是“钟薛高”的材料成本,快速消费品行业最大的开支从来都不是材料成本,管销费用才是最大的开支。这些年“钟薛高”在产品和品牌上的投入以及各种试错成本也是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这些也应当纳入成本核算。而且企业追求更高的利润是商业的本质,不应当过多指责其赚钱多。 只是“钟薛高”这种因赚钱操之过急而掉入泥潭的做法的确引人深思。不说号称注重品质的“钟薛高”在品质上多次翻车、甚至涉及虚假宣传,单单它这样依靠过度网红化、为快速赚取品牌的溢价价值,甚至不惜扰乱雪糕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的做法,遗害颇多,也令自己很快跌落神坛,深陷舆论漩涡,这样的教训,深让其他企业引以为戒。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面对消费者需要保持一个长期发展和兑现的观念,让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产生长期认同。不能够因为现阶段的产品或工艺比较独特,就凭借一定创新性和稀缺性就死命地赚钱,成为“暴利公司”。企业不要在网红时过度赚取超过产品应该具备价值的部分,想做一个百年品牌或优秀品牌,一定要奉行“长期主义”,应围绕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以达到良性循环,不应当大幅赚取所谓的品牌溢价。 深陷负面舆论漩涡的“钟薛高”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无论它今天的大幅降价是否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品牌自救行为,它的下滑已然是无法避免的结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