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消费,更重要的是一种消费艺术的能力 随着艺术品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的商品属性也逐渐觉醒。人们的审美变化和精神需求唤起的购买力预示着艺术消费时代的来临。 杭师大装置艺术展现场,有不少观众询问装置艺术品的表达含义和价格。艺术家郭涛这次展出的作品名为《浮生》,“我现在的创作很多是我三十年前的一个构思,我们既要融入创作,又要放空思想去表达。一件艺术装置摆在家里,你要知道它好在哪,美在哪,价值何在。这是艺术的价值,不等于艺术品的价格,价格是另一回事。” 艺术机构履道堂的展出作品以中国画为主,例如王大濛《石菖蒲》和楼森华《墨竹》,笔墨淡雅、构图简洁,因为是中国历代画师都会涉及的花鸟画文化意象,寓意也颇深,万元上下就可买到。负责人桂华营介绍说:“来看展买画的大部分人,考虑更多的不是增值问题,纯粹出于喜爱,或者家里正好缺一幅画。”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消费更重要的是一种消费艺术的能力:只要你具备审美眼光也具有欣赏的能力。 除了艺术作品的消费,艺术课堂也是展会的亮点之一。西溪艺得美术馆馆长刘颐静说:“我都不愿去打扰他们,连孩子们都可以在‘艺得学社’网课前坐上半个小时,审美教育太重要了。”刘馆长已然把美育当成经营的必修,她说,要提高审美,书本上的知识点要学,画展也要多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