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书学之路——高校书法教育六十年成果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展览会同全国百余家高校的书法专业院系,分为“筚路蓝缕”“踵事增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60周年”三大板块,呈现了各位先师、当代名家、校友共360余件作品,辅以文献、年表、影像等方式,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现代书法教育的历史与成就。 展览呈现了六十年来中国书法教育的艺术文脉,梳理了不同时期建立的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高校书法学科和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绘制了新中国高等书法教育60年的大事记,涉及学科规划、教学科研、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以期在借鉴、总结和反思中谋划未来发展,共同探讨书法学科的建构方式与未来发展路径。同时,展览得到中国美院历届校友的大力支持,特设了“书学之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60周年校友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建中国书法教育的“通人之学”》的讲话:“六十年前,在潘天寿先生的大力倡导和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创建了历史上第一个书法篆刻专业,于现代学院体系中建立起一种艺理相融的‘通人之学’,开书法高等教学之先河。一甲子以来,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之薪火在几代书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播撒到全国各大高校,不断发展壮大,直至今日已然蔚为大观。” 当代书法高等教育,正是要立足学院教育平台,补上今人之所短,发扬当代之所长。正如高世名所说:一方面,要通过技法的纯度和理法的深度,实现书体之间的贯通、临摹和创作的贯通、书论与书写的贯通,穿透各类书体书风以形成对书法本体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回到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之初心,推进中国书学与古典学术的知识整合;使学生对传统“四部”之学有大体之把握,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规模与精神有真切之认识,深切体会书法赖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以古文字学、金石文献为基础,实现书法与学问之贯通,以诗词研习与文言写作为路径,实现书法与心性修养之贯通。 书为心画,书史亦是中国人的心灵史。在书道之研习中会时时感应到伟大书家们敏感而丰富的心灵,以及这些伟大心灵所生发出的高妙意境与美好情致。书法教育不止于技艺学习,更是中国人心志意兴之传承,书法之传习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伟大作品相契相知,与千年传承绵延一体。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创办60周年,也是中国书法高等教育60周年。回望六十年,高等书法教育百花齐放。本次展览旨在向传统致敬、向经典致敬,并思考如何在原有的谱系中构建旧与新、立与破的交织和碰撞,包容开放地展开研究和探索。 展览持续至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