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展览
+今日生活首页
 
 
闭馆升级三个月后全新回归 西湖博物馆推出苏轼主题重磅展览
2023-09-17 08:17:17 杭州网

南山路89号,钱王祠隔壁的杭州西湖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湖泊专题类博物馆。整个建筑大部分延伸于地下,不着痕迹地融入了周围的湖光山色中。

从2005年落成开放至今,杭州西湖博物馆已经在西湖边整整18年。就像是一次“成人礼”,今年6月起,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提升改造,让馆内学术内容和展陈手段迭代升级。

经过3个多月闭馆升级,9月16日,西湖博物馆正式回归。除了焕然一新的“西湖天下景”固定陈列,还推出了“高山仰止 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来到这里,就如同走进了西湖的前世今生,让世人能够了解西湖,了解它的文化遗产价值。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首次全貌展示 还能在展厅沉浸式体验西湖四序

1∶1000比例微缩模型

西湖全景沙盘增加数字大屏

很多曾去过杭州西湖博物馆的人,一定对大厅中央的西湖全景沙盘有印象,它是1∶1000比例的微缩模型,还原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格局、“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可以让参观者快速准确地形成自己心中的“西湖印象”。

这次改造,博物馆也将这个沙盘保留了下来,并非常用心地进行了展示手段的扩充。在沙盘的上方,增加了一个大屏幕,播放着关于西湖成因的视频,解读西湖的前世今生。

在沙盘的后面,又向大家展示了西湖周边群山的岩石及西湖形成过程中的各类动植物化石。在沙盘面前,还有个观众互动触摸装置,大家可以伸出手,点击自己感兴趣的西湖景点,了解关于西湖的文化故事。

相比以前的大厅,如今在整体氛围设计上,馆内都进行了一次大升级。在序厅入口,是一块流线型的大屏幕,播放着西湖美景的视频动画。在一旁,是孤山西湖天下景亭的造型。置身其中,就仿若来到了西湖边,让人静静品赏。

专门定制10米长展柜

《清乾隆西湖行宫图》

首次全貌展示

固定陈列展以“西湖天下景”为主题,布展方式全新升级。按照六个单元进行展示,分别为“浚治之功——我在钱塘拓湖渌”“湖山之胜——松排山面千重翠” “美学典范——淡妆浓抹总相宜”“人文渊薮”“西湖情缘”“天下西湖”。通过从疏浚、生态、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呈现了属于西湖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有很多重磅文物。比如,在第三单元展厅中央展出的“镇馆之宝”《清乾隆西湖行宫图》,是首次以全貌的形式展现给公众。

它是唯一一幅流传至今钤有乾隆御玺的西湖行宫图,全长9米多,采用传统山水画法,以鸟瞰的形式描绘了乾隆南巡时驻跸的西湖行宫及游览的各景点。画中,“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格局清晰可见,其中各个景点和位置标示与现在的西湖景观一一对应,实证了西湖至少200多年来都保持着原真的格局。

为了能够让观众欣赏到这幅画作的全貌,此次博物馆特别定制了10米长的展柜,配以最新工艺的低反玻璃,让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欣赏这幅内容丰富的画作,感受千年湖山传世之作。

在此次提升过程中,博物馆加入了许多展陈手段。第二单元“湖山之胜——松排山面千重翠”中,就以从古至今西湖生态治理保护为主线,呈现了西湖生态景观丰富多样的特点。动物标本、西湖植被分布图、古树名木分布图、西湖水下森林视频……丰富并有创意的展现形式,带大家更具象地走近这些居住在西湖边的万千生灵。

数字化3D与投影技术

沉浸式体验西湖四序

这次升级改造中,还有一个非常惊艳的“打卡点”推荐。杭州西湖博物馆通过引进最新数字化3D技术与投影技术,邀请观众一同来一场如梦如幻的博物馆诗意之旅。

走进西湖四序体验厅,就像步入了西湖早春二月,行在九曲桥上,赏柳树冒新芽,听鸟儿鸣叫。

来到下一个沉浸式体验区,是一个365度的立体场景,两侧大幕墙如卷轴徐徐展开,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人眼中的西湖,西湖的美变成了各种形态,生动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在“千年回眸”这个体验厅,播放着许多名家画作图像,如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刘嵩的《西湖图》、董邦达的《西湖十景图册》等,大家可以坐在这个数字厅中,品味书画笔触下,西湖的别样韵味。

另外,展厅中还设置了一些互动巨型竖屏,上面播放的是来自民间摄影师拍摄的西湖美景视频。未来,博物馆还将向全体市民征集影像作品,邀请大家一起参与投稿,通过这个窗口,看看大家眼中的西湖。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杭州西湖博物馆还“牵手”上海电影制片厂,实现西湖文化素材的扩充。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9年,如今的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影视素材丰富,其中还有一部分关于老杭州、西湖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大多不曾公布于众,是西湖学研究的重要素材,对全方位加深西湖价值的研究、诠释和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在展厅里,也可以看到《西湖》《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老影片的放映。据了解,今后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将举办以“西湖旧影”为主题内容的影视展播活动。

农学家 医学家 水利专家 城市规划师 教育家 不同侧面讲述苏轼与杭州的独特情缘

杭州人喜欢苏轼,已经喜欢了900多年。

西湖,是苏轼在杭州施展才华的场所,也是给予苏轼心灵慰藉之地,更是苏轼仁政爱民、为民造福之地。直到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位杭州著名老市长为这座城市留下的独特文化气质。

今年7月,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已经进行了一场“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在不远的苏东坡纪念馆区也同步亮相了“高山仰止·家风世传——苏轼主题文物展”。

作为此次苏轼主题文物系列展中的重头戏,9月16日,“高山仰止 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正式亮相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本次展览联合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眉州三苏祠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定州市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常熟博物馆、天津沉香艺术博物馆、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等22家单位,推出苏轼主题文物近300件(套),绝大部分为宋代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13件。

展览免费开放参观,持续展至12月15日。

展品绝大部分为宋代文物

“高山仰止 千古一人——苏轼主题文物展”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单元“奋力当世”,再现宋代士大夫政治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时代特点,详述苏轼步入仕途时的理想与抱负;第二单元“意本杭人”,展示“老市长”苏轼与杭州相互成就的密切关系;第三单元“何以东坡”,以诗文为媒介,解读苏轼成为苏东坡的心路历程变化;第四单元“不忘初心”,完整回顾苏轼一生为官之路,重现其以民为本的公仆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单元“意本杭人”部分,实景还原了杭州孤山南麓之“六一泉”。六一泉的命名和形成皆缘于苏轼,苏轼曾作《六一泉铭》怀念其恩师欧阳修与友人惠勤。置身六一泉之场景中,处处能够感受到那传颂近千年的宋韵佳话。

复原北宋士大夫生活日常

与前两场展览侧重点不同,这次的展览,主要讲述的是苏轼与杭州的独特情缘,展示他作为农学家、医学家、水利专家、城市规划师、教育家的不同侧面。

来自易县大北城金银器窖藏中的银铤,鎏金银带饰、金龙牡丹圆饰件、荷叶金饰件、银坠五佛金冠饰等极为珍贵,是北宋以及融合辽宋风格的金银器标本。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铜匙、衣尺、酱釉葵口碟等,是北宋士大夫家居生活的重要见证,是认识和复原北宋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情态的重要文物。

反映宋代官方文书原貌的“徐谓礼文书”,是首次在墓葬中出土的系统的宋代纸质文书,真实地反映了南宋文官制度和政务运作情况,是考古史上重大的文献发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意义。

还有来自辽宁省博物馆的“北宋交子旧版拓存”,目前我国仅此一件,是国内研究纸币发展史的唯一实物资料。交子是北宋经济文化的重要见证,现存交子更是少之又少。

本次展览中,江山博物馆的“北宋京西北路提举保甲司铜印”,是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这一历史事件的印证物之一,是苏轼所生活年代的重要文物。

见证苏轼两次来杭州的故事

这场展览,还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玲珑玉琴”,传世宋琴中的精品;宋佚名“宋人西湖春晓页”,图绘西湖柳岸春景,仿佛可见苏轼当日携友共游西湖之状。

另外,展览还有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的定窑白釉五足熏炉、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錾花舍利金棺、阿育王铁塔、刻花玻璃瓶等文物。金棺纹饰富丽,出土时内盛数粒舍利;阿育王铁塔为吴越国王钱俶所造,与杭州渊源颇深;通体透明光洁的浅蓝色刻花玻璃瓶,是10世纪伊斯兰玻璃器的流行样式,见证了当时的文化交流盛况。

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任职。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第一次到杭州,那些难以自遣的烦恼和郁闷不知不觉消融在西子湖畔;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第二次赴杭州任知州,励精图治,两年间几乎日夜工作于西湖之畔。“熙宁六年(1073年)陈襄苏轼等石屋洞题名”拓片与“宋苏轼等大麦岭题名”拓片记载了苏轼两次来杭的出游之事。

另外,来自浙江中医药博物馆的多件中医药文物,展现了宋代医药学的发展,赵伯澐墓出土“南宋四经绞绫罗鞋”“南宋系带高筒绢袜”,保存完好,是了解宋代服饰的重要实物佐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编辑:高婷婷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