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展览
+今日生活首页
 
 
铁线铮铮写春秋 吴永良中国画笔墨传习展亮相潘天寿纪念馆
2023-10-14 07:08:07 杭州网

10月12日,“风清骨峻——吴永良中国画笔墨传习展”在潘天寿纪念馆举行。

这是潘天寿纪念馆“记得先生”笔墨研究系列的第五回展览,该系列展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顾坤伯、陆抑非、陆俨少、黄羲等为代表的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老教授的学生为观察点,梳理当时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文脉,展现中国画笔墨的精髓,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笔墨传承积淀。

吴永良是“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画家之一,展览分为求学点滴、笔墨道境、以线立骨、笔墨拓展四个部分,回溯“浙派人物画”的笔墨拓展及其对20世纪人物画转型的贡献,展现吴永良对人物画笔墨传承创新的探索。

在很多人看来,浙派人物画50年的历史中,吴永良是继周昌谷之后,第二个笔墨中充满童趣的画家。他笔下的儿童,或放牧,或听蝉,或嬉戏,画面均洋溢着雪山般的纯净和恬淡。

吴永良一生留下了大批精彩的速写以及尚未公开的手稿,这些材料经整理编辑,都在这次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力图全方面展现现代中国人物画转型背景下的笔墨探索和笔墨精神。

现场还展出了大量吴永良笔下的潘天寿先生肖像画。受潘天寿的影响,一直以来,吴永良都在强调创作时要有真情实感,他认为如果缺乏感情,没有精细入微的体察,光凭谙熟老练的笔墨技巧是难有成效的,只有画家自己动了感情,即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时才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作品。

潘天寿先生之子、曾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公凯说,吴永良在性格上跟潘老很像,很耿直,不肯说假话。“他们非常真诚,感情都放在心里,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难得的一种道德品质,也是吴永良一直在画那些重要的、有骨气的文化人的原因。”在潘公凯看来,吴永良艺术作品中的笔墨显示出鲜明的骨气,如同刻印一般有力、坚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余夕雯 通讯员 贾毓秀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