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时尚
+今日生活首页
 
 
“为漂亮买单,更要为健康买单”——女性成体育消费市场新主力
2023-03-08 19:16:52 杭州网

女性用户占据健身房“半边天”,拉力带、瑜伽裤“火出圈”。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体育市场正成为“她经济”的新风口,而在女性体育消费激增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观念、健康意识等诸多因素共同变化作用的结果。

健身房女性用户超五成

徐女士在上海从事市场销售,忙碌的工作之余,她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公司不远处的拳击馆。“来这儿打拳有几年了,基本每周都会上两三节私教课,已经成了习惯,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每次过来出一身汗,心情也会特别好。”年近五旬的徐女士身姿挺拔,肌肉线条优美,说话间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

徐女士常去的拳击馆名叫普琳女子拳击俱乐部,是一家专收女性会员的拳击馆。其创办者弓瑾告诉记者,拳馆自2010年创办以来,会员逐年增长,目前已累计有超过3000名会员。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更愿意为此消费。”弓瑾说,过去练拳击的女性很少,但近年来愿意参与拳击运动的女性明显增多,拳馆为会员提供私教和团课两种形式的培训服务,固定会员每月的课时消费在1500元到2000元。

记者在多地走访了解到,近年来女性日益成为健身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现在女性顾客是我们的消费主力群体,她们的年龄大致在25岁至35岁,而且用户黏性强,续费率能达到60%以上。”山西太原一家健身房负责人张欢说。

健身产业互联网平台“乐刻运动”去年发布数据称,2022年其女性会员占比达到54%,女性用户平均每周锻炼三四次,平均时间为一小时,此外女性私教用户占比为男性用户的五倍之多。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秘书长助理焦妮说,联合会的抽样调研显示,在疫情引发的居家健身潮流中,女性成为消费主力军,女性平均体育消费在疫情期间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女性在购买健身卡、私教课程、运动App会员等方面的消费均有显著提高。

女性运动装备销量上升

女性对健身的投入增加,也带动了健身类产品的销量上升。以往,男性是体育用品消费的主力,而现在,女性用户比例正在迅速扩大,尤其在运动服装、小型健身器材等领域更加突出。

“过去打开我的淘宝购物车,里面躺满了各色化妆品、零食,现在它们很多都被运动服、哑铃取代了。”中学老师李丹丹说,最近几年她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在运动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要为漂亮买单,更要为健康买单”。

京东《2022年女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女性在游泳、冰上运动、滑雪运动等方面购买的商品件数持续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商品品类包括飞力士棒、握力器、拉力带等,此外女性用户对于增肌粉等运动营养品的偏好显著高于男性。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选择体育服装或其他体育用品时,除了关注功能性和实用性外,还会更多地关注品牌和款式。”焦妮说,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分一杯羹,各大运动品牌也日益关注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焦妮告诉记者,针对女性体育用品消费增长的态势,将于年中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原有计划基础上做出调整,在家用健身展区将新增女性健身专区,届时,各大品牌也将展出针对女性人群健身偏好设计的相应器材和装备。

愿意为健康与快乐“买单”

CBA恢复主客场赛制后,29岁的郭胜男第一时间打开售票网站。“终于买到了两张VIP席位票,虽然有点小贵,但我觉得值。”她说。

郭胜男是十多年的CBA球迷,过去山西队的主场比赛她几乎场场不落。“现在喜欢看球的女生越来越多了。”她说,“这些年我结识了一批女球友,大家经常一起看球、一起聚会,成了很好的朋友。”

正如郭胜男所说,体育消费正成为越来越多女性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她们看来,参与、观看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健康收益、精神享受和社交价值值得自己“买单”。

与此同时,“她经济”的来袭也在影响着体育周边产品的市场。在太原市民杨惠家的柜子里,摆满了历年国内大小赛事的吉祥物,从萌萌的福娃,到可爱的冰墩墩、雪容融,足有几十个。“我是个体育迷,也喜欢收集毛绒玩具,这些都是我的收藏。”她说。

从北京冬奥会上的“一墩难求”到CBA赛场的“一票难抢”,近年来国内日益火爆的体育市场背后,女性消费者正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购买力。

在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成民铎看来,女性体育消费市场的日益壮大,不仅是体育产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健康意识增强的表现。

“随着女性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可以预见体育‘她经济’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女性体育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他说。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刘扬涛、马晓媛、季嘉东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