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红书等媒体平台出现了一种新型“读书博主”,他们以实现“读书自由”为荣,但其实输出的内容质量一般,甚至只是通篇摘抄金句。更有甚者,还没做几天就开班授课,收费运营读书社群。 其实,人们对读书的需求是长久以来的现象,从读书时代的应试要求,到工作之后的自我提升,抑或是生活负担沉重、精神压力剧增情况下的自我开解,都是现代人的读书需求来源。在快节奏的当代,人们能够追求放下手机、回归电子书的时光,也许真正在意的不是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而是摒弃外界干扰,享受安静阅读的自我空间。然而,极其有限的休息时间,又很难让“996”们抽出一段时间来完成这项回归自我的放松时光,正如东野圭吾所说:书籍这一实体正在逐渐消失,萦绕着它的种种幻想却异常繁荣。 从这个角度来讲,“读书博主”的出现缓解了人们的焦虑。一方面,他们的图文内容让粉丝们感受到充盈而平静,这使得粉丝们有了理想生活的蓝图;另一方面,他们满足人们对阅读推荐、书单建议和文学讨论的需求,哪怕没有真正进行具体书目的阅读,粉丝们也会因为“码住”此文收获充足感。 不可否认,他们的推荐中确实有内容优质、思想深刻的好书,但也有很多质量良莠不齐的书籍。仔细看他们的内容,高中老师好像在作文课上也讲过,写的书评被拔出来是豆瓣上的简介和金句,整体质量偏低。有读者曾表示,想根据一名“读书博主”的推荐来读书,但豆瓣上一查,发现博主推荐的书多数在7分以下。而高频的发文也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真的读过自己推荐的书? 更让人寒心的是,小红书中诸如教新人博主怎么把一本书拍成“高级封面”的运营策略内容,其点赞量和收藏量甚至高于分享书本内容的图文。这说明更多的人把关注点放在了这些“读书博主”是如何发家致富,而非读书本身。 “读书博主”和他们的粉丝们好像都开始更加关注“变现”二字,泯灭了读书初心,让“铜臭”玷污“书香”。当“神作”成为几乎所有书籍的标签,当“救赎”成为阅读每一本书的初衷,当“金句表演”代替真情实感的阅读分享,当密集的圈画勾点代替慎重的笔记,不禁唏嘘,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在氛围感拉满的空间里,读书这件事突然变得“高级”了许多。但当读书变成了变现手段,或许读书本身的价值,就已经不重要了。读书不再是读书,而变成了“展示”。“展示性读书”不仅很难体会真正知识的精妙,久而久之,恐怕会让我们与很多用生命创作的作品失之交臂。 在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被成功的渴望驱使,在过度的欲望挤压之下,内心也变得浮躁与焦灼。所以阅读,是我们留给自己为数不多的一方喘息空间。只要还能沉浸下来阅读、思考,就能让我们在浮躁时代里,找回内心的纯粹,发现生活的闪光。而急于变现的“读书博主”们,通过榨干人们的情绪价值获取利益,非但没有为粉丝们的生活提供喘息的空间,反而通过哗众取宠的标题、喧宾夺主的炫富,加重了他们的焦虑。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莫让书香变了味,“读书博主”需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