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职场
+今日生活首页
 
 
“逆向考研”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022-10-19 16:42:56 杭州网

日前,“双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公布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有159人,占比5%。其中,来自211、985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的新生分别有38人、8人;985高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

消息一出,“逆向考研”现象引起热议。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逆向考研”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为何出现

去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数据,报考该校研究生的12146名考生中,有602名来自“双一流”高校,仅浙江大学就有96人,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生。

今年,全国各地不少“双非”高校出现了名校生“逆流”现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来自985院校的有14人,来自211院校的有48人,共占比5.8%。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新生数据显示,学校2022级研究生新生中,有92名本科来自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所C9高校。在深圳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生源中,也出现一大批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的学生。

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首先是考研竞争加剧,压力增大。近年来,考研人数节节攀升,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41万,2021年达到377万,2022年更是飙升至457万。“在一些知名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大幅扩大的情况下,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璟认为,与其报考名校高分落榜,不如报考“双非”高校拔得头筹,成为一些考生“逆向考研”的出发点。

其次,部分考生心态发生变化,专业前景、地理位置以及就业机会越来越成为现实选择。一些“双非”院校虽然整体办学实力比不上“双一流”高校,但在某些学科专业上并不逊色,“专业优先”成为一些“双一流”高校毕业生考研时的首选。地理位置、就业机会也成为考生选择时考量的因素之一。

再次,部分“双一流”考生因高分“落榜”而调剂到“双非”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逆向考研”比例。比如,近几年来热门的计算机、信息工程、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报考人数大幅上升,一些学校的这些专业甚至出现名校“调剂生”人数超过了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学生人数。

如何看待

如何看待“逆向考研”?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逆向考研”挑战了“学生只有‘向上’考研才是正道”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只看是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而对一所高校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而对个体学历身份的歧视更是一种陈旧观念。客观上,学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学术理想、兴趣爱好、考研竞争力、学校所在地及家庭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来选择读研学校及专业,简单地以“向上”还是“向下”考研来做出优劣评价,颇不客观。“逆向考研”现象显示了部分学生考研、读研的多样化选择,蕴含了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逆向考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从“挑学校”到“挑学科”的观念转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理性的考研本就不应该以追逐学历为首要目标。如今,很多“双非”高校都在走“专而特、专而精、专而优”的路线,跟名校的同类学科相比更具竞争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逆向考研”现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选择。选择“双非”高校报考研究生,客观上分离了就读学校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联,破除了唯名校论。对于已有“双一流”身份的高校,相当于多了一次对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显然对学校的品质提升和增加流动性更有利。对“双非”高校无疑也属利好,有助于打破唯名校论,促进各种办学资源更理性地依据专业实际需求而非学校的名气配置。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记者 李蕾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