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各类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纷纷借势“双11”,加大促销宣传力度。它们打着“报考包过,不过退钱”“轻松兼职,月入过万”的旗号,动辄收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是咨询师水平却参差不齐。有的机构把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包装成“从业资格证”,还有机构声称:只要刷满课时,拿证上岗当心理咨询师只需几个月。( 随着社会节奏变快,生活压力增加,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疏导、诊断治疗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不少培训机构从中嗅到商机,各类“培训心理咨询师”的广告进入人们视野。只需水水课时就能拿证,还能拿到不菲的月薪,这样的诱惑确实让人难以抗拒,但事实并不像培训机构编织地那样美好。 首先,这类培训课程虽主打“速成”,但收取的费用十分高额,实质是在坑蒙钱财。培训机构把眼光瞄准过渡时期的人群,声称低门槛高回报,抓住消费者迫切寻求一技之长的心理,诱导他们交出巨额学费,披着培训的皮进行牟利。据报道,学员李女士相继在培训机构交了七千多的学费和九千多的督导费,得到的却是一堆线上课程。学员收获的价值远远低于付出的钱财,考试“关”还没过,先被培训机构坑了一把。 其次,不少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夸大证书效力,严重误导消费者。心理咨询目前是非准入行业,我国早在2017年就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即使参加基础培训取得合格证书者,也不具备心理咨询独立执业的能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站发布的《心理咨询基础项目合作机构管理细则》明确说明:不得将本项目混同于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或认证等。而培训机构故意将二者混淆,声称考了就能持证上岗,还能申请补贴、参选奖金评选。 此外,学员拿证之后也值得担忧。在培训机构的误导和信息差之下,学员很容易误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给人做心理咨询的能力,利用自媒体等平台开展业务。但是心理咨询行业具有较高的门槛,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大量专门、规范的学习和考核,绝非几十个小时、几个月就能“速成”。假如学员随随便便上岗,不仅无法对来访者进行正确的疏导,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我国目前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准入、职业培训、执业资质、从业伦理规范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也缺乏行业协会的管理。正因如此,才给了这些“速成培训机构”可乘之机。针对行业乱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心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这也给消费者提了醒,提升自我能力需脚踏实地,不要轻信轻松的高薪工作,天上不会掉馅饼,当心自己掉进付费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