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职场
+今日生活首页
 
 
“第一学历”不应成为年轻人求职路上隐形的墙
2023-12-06 07:35:37 杭州网

12月5日,《中国青年报》发布了一篇题为《困在“第一学历”的年轻人:打破那面隐形的墙》的文章,冲上热搜,引发激烈讨论。受访者林奇(化名)坦言“第一学历是我的伤疤。”当下“第一学历”仍然在各类招聘中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林奇在面试时,一些岗位在招聘要求那一栏,标注着:“各学历层次所在学校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这明晃晃的学历歧视,无疑是扼杀了年轻人向上的底气。“双非”院校学子拼命想摆脱“第一学历”的烙印,却仍逃不过各种规则的限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者感觉“第一学历”在招聘中被过度强调了。可见,“第一学历”歧视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职场对“第一学历”的成见也困扰着许多人。学历作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敲门砖”,学历一般的人,往往碰壁情况较多。

实际上,985、211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人数少之又少,而非985、211的“双非”大学毕业生才是沉默的大多数。当今社会,想要获得一份好工作,考研、考公、考编是“双非”院校学子的自救之路,他们悔于高中没有努一把力,进入高水平院校,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求职机会,就不得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可度。拼命考上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作后的一次次“第一学历”歧视,面试时、晋升时、裁员时……“第一学历”的限制无处不在。

我们需要认识到,“第一学历”并非证明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唯一依据,人都是在不断地成长的,对于前十几年阶段性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对个人做出判断。不可否认的是,“第一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但是学历不仅仅与学生自身有关,还是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凭学历设立门槛实在太过不公。

破除“第一学历”歧视的墙,应该聚合全社会之力。从政府来说,应该采用积极的措施加强对企业招聘的监管和领导,同时,还需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时不能仅仅采用“唯学历”论,应综合考量多个因素,如实际能力、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通过更加开放包容的招聘政策,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对于毕业生来说,“第一学历”的不足,可以通过提升能力来弥补,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转变就业观念,目光放宽放长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职业。唯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不会让“第一学历”困住求职的年轻人。

来源:红网  作者:张爱琪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