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影视
+今日生活首页
 
 
书法登上综艺节目会是什么样?今晚《妙墨中国心》开播
2021-11-21 10:24:03 杭州网

都市快报报道 “汉字,不动如山,与时光问答;妙墨,变幻莫测,和心灵呼应。”镜头中,只见穿着一袭黑色布衣的舞者,穿梭在水墨之中,随着笔墨线条的流转翩翩起舞,徐徐展现了一幅穿越千年的书墨长卷。一档以书法为主题的全新综艺《妙墨中国心》还没有播出,凭着片头已经先声夺人。

而就在今晚9:10,这档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出品,浙江广电集团、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担任特别顾问,由浙江卫视原创打造的全国首档书法美育交互式电视文艺节目《妙墨中国心》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前日,《妙墨中国心》导演周路莎接受了快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提前为大家解读了这档与众不同的书法节目。

请书法名家来科普书法审美

除了充满水墨意境的片头,《妙墨中国心》剧透的嘉宾阵容更是令人两眼发光。除了著名文化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之外,名单里还出现了陈振濂、吕金柱、王冬龄、张爱国、沈乐平、冯立、戴家妙、贺维豪、白砥、周峰、沈浩、李明桓、钱伟强等众多书法名家,这怕是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和西泠印社都搬进了节目吧!一个面对大众的书法科普节目,居然请动了这么多业界大咖?

周导告诉记者,他们不仅愿意来,还都很高兴地来了,“这些老先生,他们觉得能来参与这样一档书法美育节目,教大众最基础的书法审美方法,从教育角度去带动年轻人对书法的喜欢,特别合适。我记得陈振濂老师来录节目的时候,就说过,作为老师,这是他应该做的。”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些嘉宾身上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老师。比如,陈振濂除了是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还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吕金柱是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系主任;王冬龄除了是西泠印社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也同时担任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之职。

说来也巧,前日参加活动正好遇上了王冬龄老师,趁机聊到这个节目,王老师是掩不住兴奋地表示期待这个节目:“书法用电视这种艺术来表达,对于普及书法艺术有很大好处,我看了片头,确实做得非常棒,作为一个从事书法艺术60年,又是在中国美院教书的人来说,书法艺术是中国的瑰宝,它应该被更多人理解,所以我很高兴去参加这个节目录制。”顺便还能和同道中人默契地畅聊书法,也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打喷tì的tì,你还会写吗?

你还记得上一次用毛笔写字是什么时候吗?你曾经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经历吗?书法艺术,自古璀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键字如飞”却逐渐代替了一笔一画的书写。“打喷tì的tì(嚏)字,我身边很多人都写不出来了。”周路莎告诉记者,节目最早的灵感其实就来源于身边。

而且,周导说浙江人和书法也是渊源深厚:“浙江从古至今就是书法重镇,王羲之、褚遂良、苏轼、陆游都和浙江相关,王羲之的后代现在就生活在嵊州,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篆刻机构西泠印社是在杭州创立的,1962年,时任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率先在杭州提出了开设书法专业的想法……”

一档汇聚众多书法名家的《妙墨中国心》水到渠成地诞生了,而且不仅是简单科普,还将从书法美育鉴赏本身和书法背后的人文历史故事两个维度入手,带观众一起了解中国书法五大书体篆、隶、草、行、楷。


为什么“潦草”的《祭侄文稿》

是“天下第二行书”?

今晚即将播出的首期节目中,陈振濂、吕金柱、钱文忠就将坐镇“解墨团”,与国家话剧院演员吴樾、主持人沈涛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书法爱好者组成的“寻墨团”,带大家走近行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不少普通大众第一眼看到这篇书法,可能都会觉得奇怪,全篇那么多删改涂抹,字也写得“潦草”,凭什么被视作“天下第二行书”(“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节目会告诉你,书法或者在现代可以当作是一门职业,但在古人眼里,书法只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就和我们现在习惯使用手机记录生活一样寻常。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祭侄文稿》乃是颜真卿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追叙了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坚决抵抗,双双殉国,取义成仁之事。字随书写者情绪起伏,其间干枯的字迹正是颜真卿伤痛难抑的写照,所以全文看似凌乱,却是他心境和笔力的自然流露,正应了“书为心画,境随心转”之说。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评价之高,不仅在于书法本身,更在于这篇文章背后蕴藏的爱国精神。周导告诉记者,这也是节目为什么叫《妙墨中国心》,不仅是教人如何赏析书法,还会以名家讲解、名人朗诵、皮影动画等各种方式,让观众深入浅出地了解书写者以及书法背后的故事,以及蕴藏其间的中国心。

周导说,有一件事令她印象特别深,每期节目的最后,节目组都会请众多书法爱好者提笔斗墨,有一次是以偶像为题,一位11岁的小朋友,提笔就写下了“袁隆平”,“我后来专门去和孩子的家长了解,在平时生活中,在学校里,这个孩子就是把袁隆平当作自己偶像的,并不是因为录节目才这么写。”

杭州宝藏市民藏不住了

节目中不仅有人文历史学家和书法名师名家对书法名帖及其背后故事的赏析和讲述,还有来自各行各业如专业院校的书法专业学生、年过七旬的“地书”爷爷、对书法艺术充满好奇的外国友人等书法爱好者妙趣横生的“斗墨”现场,更有许许多多普通杭州市民参与其中。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书法可能属于“高岭之花”,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高冷的气质。周导坦言,她自己也一度觉得“书法好像离我们特别远”,但当节目开始录制后,她发现自己错了,杭州市民对书法的热爱“完全出乎我们意料”。

为了配合节目内容,节目组这次特别在西子湖畔搭建了一个全透明的“妙墨赏习屋”,市民可以进去参与书法鉴赏互动。首期节目中,大家也可以看到这间赏习屋里会随机出现小孩、学生、老人,还有明显的游客脸,而这些人并不是节目组找的“托”!“他们是路过看到自己进来的!”周导刚开始还担心素材不够剪,结果发现白担心了,“我们录了6期节目,主动来参与的人非常多,而且杭州宝藏市民真的好多,不只会书法,喜欢书法,懂的也多,我记得有一位老奶奶进来就告诉我们,这间屋搭的地方就是1959年杭州书画社的旧址。”

周导透露,这个“妙墨赏习屋”即日起至11月28日,也会在西湖边继续对市民开放,从每天早上10:00营业到下午4:00,有兴趣的书法爱好者都可以去提笔写字,打卡拍照。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赟  编辑:高婷婷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