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影视
+今日生活首页
 
 
历史剧怎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2022-04-18 12:19:58 杭州网

历史剧一直是观众热衷的一类剧种,而且珠玉在前,曾诞生了不少经典之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诩为“历史剧”的作品却“翻车”在后,热闹开场落寞收场。观众究竟想看什么样的历史正剧?对制作方而言,这是一道不得不努力回答的难题。

《山河月明》4月6日上线,被认为是今年以来的第一步历史剧。

虽然有陈宝国、张丰毅两大“老戏骨”坐镇,并且多次登上热搜,但是随着播出进度,定位为“大型古装历史剧”的《山河月明》还是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吐槽。

稀缺和低质

在历史剧断档的背景下,《山河月明》是填补市场空白之作,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同步上线首日便拿下全网收视第一,但是随着电视剧持续播出,很多抱有期待的观众逐渐发现了该剧“不是那个味”。

近年来,历史剧是稀缺品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第三批“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规划选题”中历史剧只有6部。同样是国家广电总局官发布的“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名单”显示,2021年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中,古代题材剧只有15部,这15部剧又大都为“古代传奇题材”。

据悉,《山河月明》之后,还有《大汉赋》《阳明传》《天下长河》《天下长安》等多部历史剧待播或者正在筹备中。

少量的备案,加上创作过程中的“自然流产”,最终能够顺利与观众见面的作品就更少了。

实际上,《山河月明》早在2018年就已经杀青,过去三年半屡次删改。这也是历史剧普遍面临的一种状态:拍摄完成之后需经历漫长而又复杂的审核、修改过程,以及审核结果未知的情况。

一方面是数量的稀缺,另一方面是质量的低下。近几年来,高口碑历史剧正变得越来越少。从2017年至2021年,在豆瓣评分中8分以上的古装剧,只有《大秦帝国之崛起》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两部。

热闹和翻车

在近年来历史剧稀缺、优质历史剧更是凤毛麟角的大背景下,又是市场空档之下开播,且拥有优质主创阵容的《山河月明》开始时备受期待。

这是一部讲述明成祖朱棣人生历程的作品。制作方颇具雄心:该剧年代跨度大,从洪武到永乐,横跨明初三帝,覆盖近60年历史。作品主要集中在战事、朝堂、家事三个层面进行故事铺陈,试图塑造时代群像,铺陈一幅立体鲜活的明代历史画卷。

那么,这些努力收获观众的认可了吗?从目前的反馈来看,似乎并不如人意。在网上,一些历史细节的硬伤成为观众的“槽点”,比如电视剧给朱棣加了个蒙古族姑娘当心上人、开国将军蓝玉被一个姑娘用藏在靴子里的火铳崩伤等剧情,甚至让有的观众认为这部电视剧就是“历史正剧和古代偶像剧生出个娃”。

另外,经过删减的剧情,也让不少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知名影评人李星文认为,“改了又改,宫斗权谋弱化了,人物集体柔化了。所以,跟好用的戏剧套路保持了距离,跟历史的本来面目也不重合。”

其实,这些年来热闹开场后来落寞收场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前年底开播的《大秦赋》,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在开播之后迅速翻车,乃至于成了网友们嘲讽的对象。去年3月,由知名导演李少红执导,号称“还原历史”的《大宋宫词》在三大视频网站上线,引发观众毫不留情的吐槽,豆瓣评分最终定格在了3.8分。

素养和情怀

出于国人对于历史的特殊情结,历史剧一直都是国剧中备受关注的门类,诞生过许多经典之作。《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天下粮仓》《大明宫词》《大明王朝1566》……这些早年间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道。

那为什么这几年的历史剧“不行”了呢?

《大明风华》开播后因诸多情节不符合史实,被网友在微博上建起了一个叫“大明疯话”的超级话题。《大秦赋》则因为“一本正经”地将野史当作正史来讲述,收获了5.6分的豆瓣评分。这些“历史剧”与史实的出入是观众吐槽的一个火力集中点。

业界认为,1999年《雍正王朝》播出,严谨的剧情与历史形成互文。自此,“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成了历史剧创作的共识。但这也恰恰是历史剧的最大难点——在真实历史和合理虚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脱离主流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又要兼顾故事性和现实意义。而近几年不少历史剧,就在探索改编边界时翻了车。

另一方面,随着披着“历史外衣”的宫斗剧、穿越剧、仙侠剧、偶像剧的热度越来越高,也让许多优秀演职人员被娱乐与资本裹挟,作品逐渐脱离的“历史”的内核。伪历史剧的底线也一再降低,已从“戏说”堕落到了“胡说”。这成为2019年“限古令”出台以及“历史剧”过审难的重要原因。

“融媒体时代电视剧往往以碎片化、游戏化的方式书写历史,注重历史的消费娱乐价值,而忽略剧作逻辑的合理性。”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陈亦水认为,国产电视剧的历史书写方式,重要的是历史文本在电视剧审美流变中,是以何种逻辑进行改写并消费的,这取决于我们面对历史文本的文化身份位置。“从个人视角打开历史的书写逻辑,创作者个人的历史素养与人文情怀至关重要,这不仅十分考验创作者剧作能力,更在于其文化视野与人生境界。”她表示。

“服装道具这些‘细节’越来越精致,场面越来越大,但思想内涵与现实关照性却越来越缺失。”今年56岁的王卫东是大学教师,也是资深“剧迷”,他说,“那些经典的历史剧,在故事之外,会让人对王朝、改革、命运这些主题产生感慨和思考。‘历史剧’制作者们应该明白,观众真正想看的绝不是没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内核的空洞外壳,而是具有素养和情怀的作品。”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  编辑:钟一鸣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