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也有“公摊面积”?近日,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晒出了让自己哭笑不得的零食包装:罐装蜜饯从外看是满满当当一瓶,打开后却发现实际内部空间大大缩水;透明塑料盒装的奶酪,看似整盒都铺满了,打开后才发现盒子中间部分是空的,靠盒盖上的不透明贴纸“遮掩”这一空位……
零食的“公摊面积”,原本是一些商家出于对食品保存、运输、携带等因素的考虑,在包装上设计了一些不含零食本身的空间。而现在,某些零食商家却采用了易引起消费者误解的包装设计,将零食的“公摊面积”越做越大,使消费者对零食的实际含量产生了误解。据目前大家在网上吐槽的零食包装来看,零食商家们增加“公摊面积”的方式也有不同。 有些商家是靠过度包装来大大增加食品的原有体积。这种产品从外面看分量满满,拆开后才能发现,有接近一半的面积都是以泡沫板、纸板等材料填充,以这种包装为代表的产品是百菲酪水牛奶。还有一些商家在不增加多余包装的前提下,在包装上施“障眼法”,迷惑消费者。比如前面提到的蜜饯和奶酪包装,商家“巧妙”改变内部构造,给消费者以超出实际份量的错觉。趣多多的巧克力豆饼干早前也因包装问题,被不少消费者吐槽过,而在“公摊面积”话题下其也都是被重点吐槽的对象之一。 其实,国家对于产品包装也有相应执行标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21年8月修订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国家标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对食品过度包装这一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了适用产品范围、包装空隙率以及包装成本和销售价格判定等细则。 在这些标准之下,仍有许多商家在搞小动作。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包装设计来减少食品份量的行为,疑似在变相给食品提价。就网上的讨论声来看,许多消费者吐槽“公摊面积”,更多是在反感商家不正大光明地提价,而是靠包装来欺骗消费者。消费者能够接受“零食本来就少”,但不能接受“它看起来多实际很少”。 零食的“公摊面积”过大,不但带来不好的消费体验,纸板、塑料格、包装纸等大量垃圾还加重了环保负担。对于行业而言,不把心思放在做好产品本身,反倒一味钻研包装,长此以往也不利于行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零食的“公摊面积”是时候该“瘦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