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凭借其深厚而温暖的冰雪文化底蕴火遍全国,各地群众热情四溢,去“尔滨”旅游成为了一大热选。随之爆火的,是哈尔滨人民对南方人民的特殊称呼——“南方小土豆”。这一称呼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部分网友认为,“南方小土豆”源自南方人民平均身高较低的刻板印象,是一种带有偏见的称呼。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在他们看来,“南方小土豆”是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称呼,是东北人民热情好客的体现。 笔者认为,网友对“南方小土豆”评论两极分化的现象背后,是我们该如何对“热情好客”与“客体弱化”进行边界界定。为此,笔者要引入一个概念——“句子的语义关系”。现代社会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词不达意”,说出的话容易产生误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关注句子的语义关系,即通过特定的语言规则,将句子中各个词语组合成完整的语句,表达句子独有的含义。 笔者以两句简单的话为例。“你个南方小土豆,这么矮,我看不起你”和“宝宝,你好温柔好可爱啊,不愧是南方小土豆,太萌啦”,显而易见,第一个语句中“南方小土豆”暗含贬义,而第二个语句中“南方小土豆”则是一种对他人的欣赏与赞美。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词语的感情色彩大不相同,因此,“南方小土豆”究竟是夸是贬,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在事件伊始,“南方小土豆”均与哈尔滨对南方游客的善意言行联系在一起:哈尔滨市民免费接送“南方小土豆”;哈尔滨旅游局对“南方小土豆”表示热情欢迎;哈尔滨人民邀请“南方小土豆”共同赏雪……毋庸置疑,这一词语背后是东北人民淳朴而热烈的善意,听到这个称呼,南方人民也定会心头一暖,仿佛面前就站着一位东北大娘,乐呵呵地问你“大妹子/小伙子,你是不是第一次来俺们这里?好好玩,当自己家!”与之类似的称呼也有很多,例如称呼东北人为“小砂糖橘”,称呼四川人为“小大熊猫”……其背后,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坚定信念,是同胞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好感情。 但随着“南方小土豆”的爆火,不当使用这一词语的情况也慢慢出现。例如哈尔滨某官方媒体的发言——“我叫尔滨,身高185cm,男,爱宠南方小土豆……”。在这一语境中,我们很自然地会将“南方小土豆”与身材娇小的南方女孩子联系在一起,这句话也从“平视”视角的热情好客,变为了“凝视”视角的客体弱化。“凭什么你们就是东北大高个,我们就是南方小土豆啊?”“谁要你宠我啊?” ……“南方小土豆”们感到不满的原因也有迹可循。试想,谁愿意成为他人弱化的对象呢?而在这一与语境中,人们很自然地会将这个词的感情色彩向非正面靠拢。 很显然,“南方小土豆”的原意美好而纯粹,而一些不恰当的用法让这个词变了味儿。为了守护其背后的美好情感,守护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我们应在恰当的情境中,用“南方小土豆”称呼南方同胞,以避免让南方同胞在东北大地“心拔凉拔凉”。此外,比起“甜言蜜语”,脚踏实地发展旅游业,用心对待所有游客,才是“尔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奥义。每一份美好的感情都需要小心呵护,但东北“小砂糖橘”与南方“小土豆”之间的感情深厚,不易动摇。部分不恰当的称呼着实伤了很多“南方小土豆”的心,但东北人民也会用一如既往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努力,让南方游客的东北之旅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