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首页 气象 必读 水电 交通 饮食 游玩 居家 职场 影视 时尚
您当前的位置: 杭州网首页 > 今日生活 > 今日必读
+今日生活首页
 
 
潮流文艺 实用刚需 年货清单尽显“反差萌”
2024-01-20 08:15:13 杭州网

这几天,不少人启动了热热闹闹的年货置办。在国人心中,春节承载着人们团圆过年的愿望,也是一年当中最具消费爆发力的节日。“你买了啥年货?”在大街小巷,一句问候,迎新的喜悦呼之欲出。

仪式感“龙”重的春节,银发族和年轻人的年货篮子里都有什么?这场“新春大战”又多了哪些“新姿势”?近日,记者走进杭州市拱墅区、西湖区的部分街道社区,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今年大伙儿的“战利品”可谓是“中西合璧”,不同年龄段的年货清单,不仅展现出意外的“反差萌”,更饱含着“双向奔赴”的人情味。

线下“逛吃购”赶潮流

银发族玩出“文艺范”

在回收的203份调查问卷中,超8成老年受访者表示已经备好年货,其中,灯笼春联、果脯炒货和新年服饰等传统类年货高居前三。

近年来,虽然网购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老年人更热衷于线下买年货。调查中,将各大商超和年货集市作为主战场的老年受访者比例高达84%和57%。

“网购虽然方便,但实地逛吃购更有春节氛围感,还能淘到不少好东西,顺便练了练腿力,微信步数能上万。”70岁的熊菊芳便在近日的年货节上入手了一套纯手工的龙形木雕,摆在家中颇具气派。同行的老姐妹也将“文艺范”进行到底,购置了两个蓝牙麦克风,打算在年三十办场家族KTV。熊菊芳说,借着春节氛围来一次兴趣消费,十分开心。

今年“龙元素”成了银发族购物车里的关键词,不少老人赶在潮流前线,把老生常谈的“新春三件套”玩出了别样的“文艺范”。

在拱墅区和睦新村,76岁的张志信钟爱老字号糕点,今年故宫与非遗糕点大师联合推出的“龙凤呈祥”喜饼深得他心;78岁的潘根弟置办了几本书画名家设计操刀的龙年日历,准备送给亲戚好友;80岁的盛爷爷买了瓜果板栗和龙纹炭炉,打算和孙女在自家院子感受一次“新春版”的围炉煮茶……他们表示,生肖文化有着独特的内涵和寓意,特别是龙生肖,老一辈人都觉得喜庆吉利。

实用主义排第一

年轻人更倾向“必需品”

这边,银发族正在为“时髦”买单,年轻朋友们又准备了什么样的新年礼物?

有调查显示,近两年,40岁以下的人正逐渐成为置办年货主力军。约70%的40岁以下受访者表示,自己掌握着家中年货清单的采购权,而他们也展现出了与银发族不同的消费偏好,更趋于回归实用主义。

27岁的赵安如为远在安徽的父母挑选了两套龙纹绣花的家居服,等到商家促销日便一键下单,直邮到家。“网购衣服容易踩雷,家居服保暖又耐穿,性价比也高。”赵安如告诉记者,以往想着年终为父母尽孝,买了不少价格昂贵的保健品、养生补品,但往往都被长辈们闲置在家,今年自己换了个新思路,打算送点实用的,让父母温暖过冬、快乐过节。

可见,随着社会变迁,年货的内涵及其背后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也在年轻群体中同步演变。在记者收集到的清单中,数码产品、家具电器、衣帽服饰等品质类年货比比皆是,为家人换个新手机、为爸妈买扫地机器人、洗衣机、智能手表等已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用买年货的机会为家里添置些大件,讨个好彩头,长辈们也乐意接受。”年轻朋友们都表示,新年新气象,把日常必需品变成“春节限定”,提升父母的生活品质,犒劳他们一年的辛苦与付出,最合适不过。

“双向奔赴”送年货

期待来年更进层楼

调查显示,多数人心中,年货不仅是一个“手势”,更代表了迎新的仪式感、家庭的亲情味。随着交流的深入,记者发现,不少家庭都拥有一份专属的“年货史”,承载着代际间温情满满的独家记忆。

“我已经28岁了,每年还是能收到老爸的红包。”家住余杭区的李先生笑着告诉记者,因为父亲平日素爱小酌两杯,每年春年自己都会在网上抢购一瓶“生肖茅台”,当作新年礼物相赠;而父亲则会准备一份红包作为“回礼”,并亲手在封面写下一段对儿子的新年寄语。“无论我几岁,挣多少钱,收到老爸的红包,那就是辞旧迎新的‘定盘星’。”李先生透露,这些年,红包里的纸钞都如数被存入银行卡,但信封却完好地珍藏在自己家的抽屉里,已经攒了厚厚一沓。

同样,在接受采访的40位老年朋友与年轻朋友中,有12人提起自己有和家人“互送年货”的惯例。有人和爷爷每年交换亲笔书写的对联;有人在除夕夜与亲戚好友抽纸签,开新年盲盒;有人送上精神大餐,为长辈演一出家庭版的“春晚”,往往会展开一场代际间的欢乐“斗戏”……

这些受访者表示,在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今天,人们仍然在年货上寄托着美好的期待与愿景,通过各种别出心裁的“双向奔赴”,为新岁锦上添花,期待来年更进层楼。

来源:浙江老年报  作者:见习记者赵培希通讯员吴捷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